.

社会调剂超生小孩应以个案治理推动普遍

近日,一份落款为全州县卫生健康局的《全州县卫生健康局关于唐某某、邓某某信访事项不予受理告知书》,在网上引起热议。

该文件显示,20世纪90年代,广西全州县唐某某、邓某某夫妇超生(第七孩)的孩子由全县统一抱走进行社会调剂;如今,这对夫妻上诉要求追究这起“拐卖儿童事件”。全州县卫生健康局称,经核实,不存在拐卖儿童的行为,“当时被全县统一进行社会调剂的超生孩子去向,没留存任何记录。因此,我局对你们提出的信访事项不予受理。”

这份告知书经媒体报道后迅速掀起轩然大波,不少网友直言,第一次听说“超生孩子被调剂”。不仅纷纷谴责该县当年搞“社会调剂”超生小孩政策极为荒谬,还指责该县卫健局的回函“过于冷漠,不应是基层政府机构对历史错误和其造成伤害的态度”。

该事件成为新的舆论爆点后,当地有关部门随即进行处理。全州县已对漠视群众诉求、行政不作为的县卫健局局长和分管副局长等相关人员进行停职检查;警方也立案调查“超生孩子被抱走调剂”事件;广西自治区纪委监委等也派出工作组指导调查。

这再好不过。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以“社会调剂”方式,让超生小孩与父母骨肉分离,不仅挑战了人的常识,还践踏了社会道德底线。真不知当时是怎么想的,如今浮出水面,也就是陈年旧账、欠账。放在当下,就不能以“统一安排社会调剂”和“无任何记录”草草了事。而要敢于面对问题,正视有过的伤害,设身处地地安抚相关群众,帮他们尽量解决问题、减少痛苦,查找超生被“调剂”孩子的下落,让其与父母相认,了却父母的心愿,回应社会关切。

老实说,就个案治理而言,停职检查只是开始,并非不是终点。接下来,还有很多疑问待解,还有很多事实需要核实,还有很多是非需要厘清,还有很多常识需要摆正。现在,当地这么多部门展开行动,相信事件很快就会水落石出,所涉及的违规违法人员也将受到法律的制裁,还当事家庭公道。

问题是,既然“社会调剂超生小孩”是一项政策,被“调剂”的超生小孩还应有人在。事实上,此前媒体就报道其他地方也出现类似事件,也就是说,该政策外地也有。那么,被“调剂”的超生小孩就更多了。

说白了,像唐某某、邓某某夫妇一样数十年饱受骨肉分离痛苦的家庭还有。具体有多少,这就是个未知数了。显然,该治理的不仅仅只是个案,凡是被“调剂”超生孩子的家庭,都需要善后,也就是说,应以个案治理推动普遍善后。

陈年旧账就是历史欠账,迟早都是要还的,而且早还早好。在治疗个案的同时,确实应该推动普遍善后。那些曾经推行“社会调剂超生小孩”政策的地方,特别是被媒体报道过的地方,是时候也该善后了。

有网友指出,“同理心会让人温暖,权力的冷漠和高高在上则永远是舆论场的千夫所指。”没错,治理“社会调剂超生小孩”案件,应饱含同理心,并用实际行动温暖人心。而不能认为是陈年旧账,不是现在所为就不管不问,或者能拖则拖。否则,注定要沦为千夫所指对象,类似欠账还是早还早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2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