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人物#卿助南原创
唐崇悫(音que),字子俊,乳名根花,年生,今全州县全州镇邓家埠村委霭山脚村人。年考入刚成立的省立全州中学读书。年转桂林中学,年,经文庄(时在国立中山大学读书,中共党员)推荐到广州黄埔军校学习。在校期间,积极参加党领导的活动,表现突出,由政治教官恽代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唐崇悫转入地下活动。年9月受党的委派,他与文庄、滕东垣、蒋赤魂、张南雄等中共党员到湖南祁阳,与中共祁阳特别支部联络,准备改编阳明山唐娥、唐淼的绿林武装参加秋收起义。不幸被国民党当局杀害,年仅27岁。
唐崇悫的邓家埠霭山脚村故居家世
据霭山脚村唐氏家谱记载,该村唐氏先祖,于清康熙28年从邓家菜园里迁来。唐崇悫家较殷实,父亲唐友淅为清末秀才,因做木材生意发家,有良田百余亩,他仗义疏财、喜结朋友、特爱读书,生子唐崇圻(早夭)、崇慈、崇敬、崇悫、崇敏(志豪)五人,花大力送儿读书。老三崇敬因文化水平不高,在家务农。老大唐崇慈(因崇圻早夭,兄弟尊其为大哥)为广西第一位留美经济学博士。民国十三年出版的《全县志人物传》记载:
唐崇慈(-),字惠玄,恩德区蔼山脚村(今属城郊乡邓家埠村所)人,幼年聪颖绝伦,9岁得县考第一名,清宣统元年(),经省试选拔入北京清华学校修业。宣统三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崇慈闻讯,即南下投身革命军,上海战役足部受伤,愈后仍返校学习。民国八年清华学校毕业赴美国留学,入加利福尼亚大学,毕业时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留校任东方语文系
教授兼《环球日报》总编辑。民国十六年回国,先后任上海暨南大学教授、汉口煤油特税局长、长沙印花税局长、广西财政厅顾问,中国国民党第四集团军秘书等职。民国二十年奉派督办广西士敏士(水泥)厂。民国二十五年“六一运动”时,唐崇慈奉国民党中央政府之命,秘密回全策动陈恩元(陈任第四十五师参谋长)倒桂,陈未答应。“七七”事变后,任中央文化馆编辑主任和中央经济部运输处处长。当时南京汪精卫伪政府曾以高官引诱唐崇慈去南京任职,唐忠于祖国,严词拒绝。民国三十年病逝于重庆寓所。生平著述百余万言,均藏于上海,悉被日军炮火焚毁,唯《血泪吟诗集》行世。
受大哥影响,崇悫很早就在唐家私塾启蒙读书,年入州立两等小学堂(校址在今政府大院)。民国二年()全县开办初中,招收两个班的学生,崇悫与白宝乡白宝岭村人唐资生(-)(另有传)同为全县中学第二班学生。但半年后,广西省教育司认为全县无高小毕业班,不符合办中学条件,不准办中学,崇悫转到桂林中学读书。在桂读书期间,受校长李任仁的影响下,走向了革命的道路。
作者简介:
卿助南,年12月生,全州县庙头镇人,年至年在中共全州县委党史办公室工作,任副主任,参加了《中共全州县组织史资料》、《全州县志》、《红军三次过全州》等书的编写,任《全州军事志》主编,先后在《广西日报》、《广西政协报》、《广西党史》、《桂林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红军突破湘江的四大渡口》获中央党史研究室优秀论文奖。年调政协全州县文史委任副主任科员。
桂北游击队的故事7:我家有4名游击队员,有两人被敌人杀害了!
民国全州名人王竹斋在老家建庄园
广西全州名泉奇观
民国时广西的禁烟风潮
七律一一新年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