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林人的冬日最爱上市了

近日,冷空气频频造访,除了给桂林带来霜,还有清甜的“打霜菜”。老人们常说,青菜在霜的覆盖下,会变得更加清甜。为了追寻这一抹甜,有的桂林市民甚至专程到桂北高寒山区吃上一顿。

“打霜菜”上市受不少市民追捧

桂林不少市民有着“打霜菜情结”,一听到哪有卖就会争相购买。家住象山区的范先生是“打霜菜”的忠实“粉丝”。他说:“冬吃萝卜夏吃姜。我觉得打霜的萝卜是最好吃的,比其他季节的萝卜都要甜一点。”为了吃到“打霜菜”,家住七星区的邓女士每年冬季都会去各处赶圩。她表示,自己前几天去兴安高尚赶圩时,卖家就表示菜已经打霜了。

打了霜的萝卜和白菜大量上市。

市民李阿姨家住临桂区。这周日,她专门让儿子开车到西门菜市买了20斤大白菜。李阿姨老家在东北,往年这个时候,那边家家户户就开始做泡菜了。“打了霜的白菜做泡菜,口感又脆又甜”。

供应充足价格波动不大

记者在西门菜市看到,几乎每个菜摊前,都有“打霜菜”卖。不少菜贩介绍说,近段时间,桂林北部已经有菜地落霜了,主要集中在兴安县、全州县。桂林本地的打霜菜有白萝卜、菜花、大白菜等,而眼下正是菜花集中上市的时候。

一位摊主说:“被霜打过的菜花口感清甜,清炒和烫火锅都好吃。”记者从西门菜市、乐群菜市、清风菜市的多位摊主处了解到,“打霜菜”上市后,消费者买得多,但因为供应充足,价格没有水涨船高。通常,菜花是1.5元一斤,萝卜是2元一斤,大白菜2元一斤,生菜3元一斤,娃娃菜4元一斤。不同的菜市场的价格略有不同,西门菜市的价格会稍微便宜一些。

市民购买打了霜的菜花。

莫女士家在灵川县大圩镇,目前还没有看到自家的菜地落霜。为了让自家的菜口感更甜更好,莫女士专门留了3亩地的萝卜没有摘。“天气再冷一点,我田里就会有霜。萝卜就到了一年中口感最好的时候,通常价格也会变高一些。”莫女士说。

“打霜菜”变甜有科学依据

打了霜的蔬菜为什么会变甜呢?桂林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蔬菜研究所专家潘老师表示,当霜冻天气到来时,植物为了抵御夜间的寒冷,就会启动“防冻保护机制”:植物白天光合作用产生的碳水化合物,会更多地在植株体内积累,植株体内的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成麦芽糖酶,再经过麦芽糖酶的作用变成葡萄糖。而葡萄糖会溶解在水中,所以吃起来会感觉比较甜。

打霜之后变甜的菜,主要是十字花科类,比如大白菜、小白菜、菜花、芥菜、上海青、生菜、萝卜等。这类植物有可能会含有芥子油苷类物质,有时吃起来会略微有点苦味,霜冻天气气温低,会延缓这类物质的合成,吃起来也没有那么苦了。

“桂林在广西北部,高山地区比较多,温差也比较大,蔬菜口感相对较好。像龙胜、资源等高山地区,利用地理环境优势可以生产出品质更好的蔬菜。”潘老师也表示,蔬菜好不好吃、甜不甜,还和栽培技术有比较大的关系。“城郊种植的蔬菜虽然地理条件没有高山地区优越,但是通过采取适当的栽培措施,比如增施有机肥,也能种出口感好、品质高的蔬菜。”

潘老师建议,菜农在“等待”打霜菜的同时,也要注意抵御霜冻天气。“冬季茄子售价高,一些菜农为了等售价高一些,会选择延后种植和采摘。但如果遇到霜冻天气,菜农又没有做好防冻措施,就会受冻坏掉。”潘老师说,瓜类、茄果类蔬菜如苦瓜、黄瓜、番茄、辣椒等,不像叶菜那么耐寒,种植要选择合适的时期,如果延后种植,遇到霜冻天气要及时做好覆盖、喷防冻液等措施,以减少损失。

来源丨桂林晚报(记者林扬刘净伶)

桂林日报社新媒体运营部出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2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