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岂能调剂,更不可下落不明

北京皮肤病哪家医院好 http://m.39.net/pf/a_4648926.html

调剂,一个常与“志愿”“专业”“工作”“物资”作固定搭配的词语,一旦与“孩子”联系起来,出现在官方通报里,难免生冷刺眼,令人胆战心惊。

7月5日,一份落款为全州县卫生健康局的《全州县卫生健康局关于唐某某、邓某某信访事项不予受理告知书》,在网上引起热议。这份于年7月1日出具的文件显示,20世纪90年代,广西全州县唐某某、邓某某夫妇超生(第七孩)的孩子由全县统一抱走进行社会调剂。而被全县统一进行社会调剂的超生孩子去向了哪里,并没有留存任何记录。

满纸荒唐,是这份不予受理告知书传达给人们的第一印象,愤怒油然而生,是因为一个鲜活的生命被当作商品与物资一般进行了“二次分配”。康德曾说,人,是目的本身,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当作工具。所谓的“社会调剂”,将刚出生的婴儿“物化”为超生惩罚手段的一部分,无疑是对人格尊严、社会伦理的践踏。

更令公众难以接受的是,“社会调剂”“没有留存任何记录”等官方表述,打着历史形势需要的借口,轻描淡写地无视了苦寻孩子三十年父母所经历的苦难,也堵住了他们最后一丝希望。诚然,我们不能忽视历史问题的特殊背景,但也不能忽视寻子家庭现实的诉求。“调剂”事件虽然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但卫健局的工作人员却不可觉得当时未参与其中,就能袖手旁观,甚至漠视法律与生命的尊严,以这样一份避重就轻的告知书推诿塞责,掩盖作为的粗暴与越权。

如何处理错综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考验着政府执政为民的能力和水平。5日下午,桂林市委市政府表示,责成全州县对漠视群众诉求、行政不作为的县卫健局局长和分管副局长等相关人员停职检查。解决了不当处理信访事项的问题,也要摸清“下落不明”孩子的去向。告知书显示,20世纪90年代,广西为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曾在违反计生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强行超生的子女中“选择一个进行社会调剂”。一个家庭苦苦寻子三十余年的时光无法回溯,但当这一历史遗留问题被掸去灰尘,再次曝光于众人面前,继续放任与默认错误的继续,显然不足以给公众交代。

三十年后的今天,我们期待相关部门以敬畏法律、敬畏生命的态度,拿出纠偏和彻查旧案的勇气,依法追责当年制定政策、滥用职权的责任人,同时启动调查,尽最大努力寻找孩子的去向,弥合一个家庭的伤口。

新黄河记者:赵晓昕

编辑:韩璐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3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