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桂林日报」
本报讯(记者徐莹波通讯员唐清)近日,全州县11岁男孩洋洋(化名)在家中午睡时被毛毛虫弄伤了右眼。医生检查发现,洋洋的右眼角膜上竟然有5根细小的毛毛虫刺,将刺拔出后,洋洋恢复了健康。 事发当天天气较热,放假在家的洋洋在堂屋地上铺了一张凉席准备午睡。此时,一条毛毛虫从屋顶的瓦上掉下来,刚好落在他的右眼上。顿时,洋洋感觉右眼一阵刺痛,赶紧用手将毛毛虫抹掉,并用手不停揉右眼。母亲发现他的右眼通红,眼泪不停地流,眼睑也肿了。父亲立即医院就诊。接受简单处置后,洋洋的父亲将医院眼科中心就诊。 医院眼科中心医生通过眼科显微设备为洋洋检查发现,他的右眼角膜上有5根非常细小的毛刺。随后,通过两次手术为其取出了毛刺。目前洋洋的右眼已基本恢复健康。 “当有异物嵌入眼部组织时,应避免反复擦拭,以免损伤眼部组织,尤其是嵌在眼球上的异物绝不能随便自行剔除,应寻求医生帮助。”医院相关人士介绍,在炎热天气里,昆虫活动十分活跃,从6月以来,该院每天都会接诊一两例被各类昆虫咬伤、蜇伤的患者,其中多数患者是被隐翅虫“咬伤”。一般来说,隐翅虫不咬人,但它的体内有一种强酸性的毒汁,被拍死在皮肤上会迅速释放出毒液,引起过敏性皮炎,出现条索状、斑片状的水肿性红斑或脓疱,又痒又灼痛。有的市民自己用手挤破脓疱,但很快又会重新产生脓疱,情况严重的还会出现皮肤溃烂,甚至皮肤组织坏死。因此,被昆虫咬伤、蜇伤后,如果症状严重的,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