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桂林日报
□本报记者陈静通讯员熊有发周亮李文婷李玉香 6月21日8时—15时,我市大部分地区继续遭到暴雨到大暴雨袭击。6月21日15时57分,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发布公告:受近期强降雨及上游来水影响,漓江桂林水文站将于6月21日24时前后出现.0米(警戒水位.0米)左右的洪峰水位。 持续性暴雨导致桂林部分地区道路受阻、房屋进水、群众被困。全市消防救援人员日夜坚守在抗洪一线,一幕幕动情的故事在上演。 分秒必争风雨中的生命“摆渡人” 6月20日凌晨,桂林市消防救援支队大楼再次响起急促的警铃声,宛田瑶族乡告急,中庸镇告急,五通镇告急……一时间,临桂多个乡镇村庄被淹,大量人员被困。 “立刻出动,前往救援。”支队党委班子所有成员靠前一线指挥,多支抗洪救援突击队迅速赶赴灾情发生地点。5时56分,首批救援力量到达五通镇。因多处道路积水过深,救援车辆无法进入,消防救援人员立即下车使用橡皮艇、冲锋舟前往一线,全力营救、转移群众。迅速上涨的洪水将民房围成“孤岛”,救援人员接力救出一名行动不便的老人。 中庸镇还有多名群众被困。由于洪水湍急,地形复杂,救援人员采取前面人员探路、中间人员扶船、其他人员徒步背负被困群众的方法,梯次推进、同步作业。一双双小心翼翼搀扶的手、一个个宽厚坚实的肩膀,给了群众最大的安全感,又有3名老人被成功救出。 在五通镇罗江村委艳滩村,一名年近百岁的老奶奶被困。洪水汹涌,水中到处漂浮着木杆、树枝和垃圾,脚下有不可测的水沟,身边是随时可能倒塌的墙体,救援人员一点点挪动步子,向着事故房屋前进。救援人员到达老奶奶家中发现,老奶奶年纪过大,腿脚不便,且腰部疼痛。为了保护老人,救援人员找了个塑料箱作为“小船”,让老奶奶坐在里面,再将她转移出去,经过半个多小时,终于将老奶奶转移到救援艇上,随后转移到安全地带。 电闪雷鸣夜他们的出现让被困人员不再害怕 “有人喊救命!”6月19日5时50分,全州县湘山消防救援站救援人员在全州县凤凰镇东壁村搜寻过程中发现楼上有婴儿的啼哭声和母亲哽咽的安抚声。救援人员蹚着齐胸深的洪水摸索着到达二楼楼梯口处,只见7个人聚集在一起,其中一位母亲满头是汗地哄着怀中的孩子。 “不哭不哭,没事的,不要害怕。”安慰好被困人员情绪后,救援人员让大家穿上救生衣,并小心翼翼地将婴儿抱在胸前,带着大家向橡皮艇上转移。7名被困人员被成功转移至安全区域。 7时10分,就在转移枧塘镇兴隆村被困的15名村民途中,救援人员再次听见稚嫩的求救声,循声来到一间被水淹了一楼的板房内,只见两个小朋友正害怕地蜷缩在一旁。看见消防救援人员到来,他们眼里瞬间有了光。 救援人员为两个孩子穿好救生衣,将他们抱上了橡皮艇。 救援人员在营救中了解到,两名孩子中姐姐15岁,弟弟仅6岁,被洪水围困在家已12小时未进食。安顿好姐弟俩后,消防救援人员继续投入到抢险救援工作中…… 据统计,6月17日12时至21日17时30分,桂林市消防救援支队共接报洪涝灾害警情96起,出动消防救援人员人次、车辆辆次、舟艇艘次,营救被困人员人,疏散转移群众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