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发扬老一辈革命光荣传统,全州县委组织部计划开辟几条红色教育线路,沿中央红军当年长征过桂北的故道,用课堂教学与体验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教育全县党员干部走好新的长征路。年6月6日,全州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胡常胜(兼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联系会议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为了给线路进行规划,与桂林市党史研究室黄利明科长及规划设计的同志,在两河镇、石塘镇有关领导的陪同下,冒雨专门考察两河镇到石塘镇的红色教育线路。此条线路计划从两河镇鲁水村红军广场为出发点,步行到湘江战役古岭头战斗实际发生地隔壁山,听人们介绍惨烈的隔壁山后卫阻击战的经过。
考察规划的人们来到隔壁山村下一站便是新圩阻击战、隔壁山阻击战保卫的地方,即湘桂古道与全灌大道交汇的咽喉要道古岭头。这是中央红军过桂北经过比较集中的一个地方,为将中央红军队伍拦腰崭断,桂军投入重兵发起攻击。而为保卫此地不被切断,红军付出数千人的生命代价。
咽喉要道古岭头红军井旁的古樟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古岭头路旁2米多高写有神道二字的碑从古岭头至板塘村的古道板塘村古桥两河镇新富村板塘自然村,有个耳木洞,这里有一个与红军有关的悲伤故事。考古队员也许能还原当年的真相,相信不少重走长征路来过这里的人们知道这件事。
胡常胜副部长向张月芳了解当年古渡新富村古渡鬼仔岩,红军过河时牺牲甚众,是一个充满悲剧的地方。鬼仔岩取名与牺牲红军有关。胡常胜副部长与规划设计人员设想,在这里搞一个能方便过渡的桥。
罗板田古道从新富村鬼仔岩过渡约3公里多,通过青石板路,便到了罗板田。那个凭空生成的著名的堰塘湖就在这里,有兴趣的人们,可看看罗板田堰塘湖的风光。罗板田下一站,便是军委纵队宿营地枫木村委灌山村。
灌山村古道地处全灌大道旁的灌山村,是红军的重要宿营地之一。村民有为红军做事的,也有人为红军带路、磨米、抬电台。石塘圩,是一个大圩镇,红军在此活动时间较长。从时间上来推算,红军长征途中的第一个少数民族政策很可能就是在这里发布的。
红军街介绍重走长征路,听红军故事,相信会知道不少东西,也能体会革命先辈为穷苦人打江山的不易,这或许能激发我们的热情,对我们走好新的长征路也许有益。
而从两河镇鲁水村出发的这条红色教育线路,由于已经成熟,有可能是全州推出的第一条党员干部红色教育线路,从而也是全州县数万干部和党员最先走的地方。
蒋廷松原创
失散在全州的红七军小红军,主动掩埋脚山牺牲的红军战友,真感人
中央军委纵队有电台4部,都要人挑,其中有三台是假的,为什么?
称此村为第一状元村有点言过其实,但说是广西第一进士村或许还行
全州镇邓家埠村民集资32万元维修红七军北上宿营地
南宁的三街两巷,春节时人山人海,现在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