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长征是震惊寰宇的壮举,那么,红军突破湘江战役,便是这一壮举中令人瞩目的巨大红色惊叹号,它因惨烈、悲壮和辉煌而格外令人刻骨铭心。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长征以来极其壮烈的一仗,也是关系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一仗。
没有红军突破湘江的成功,就不会有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以及爬雪山、过草地这些气吞山河、可歌可泣的革命历程,湘江战役是一场中央红军浴火涅槃的战役,是一场意义非凡的战役。如今,湘江战役的硝烟早已散尽,但它所迸发出激荡人心的强大精神力量,仍跨越时空,深植时代,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奋进史中历久弥新。
一草一木一忠魂、一山一石一丰碑。“血战湘江·突破包围”精品线路带我们回顾这段悲壮的历史,全面了解湘江战役的历史过程和壮烈场景。
“血战湘江·突破包围”精品线路
桂林市全州县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桂林市全州县湘江战役大坪渡口——桂林市全州县湘江战役全州觉山铺阻击旧址——桂林市兴安县千家寺红军标语楼——桂林市兴安县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界首渡口遗址、界首红军堂、界首红军街——桂林市兴安县光华铺烈士墓——桂林市兴安县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桂林市灌阳县湘江战役灌阳新圩阻击战旧址
景点名称
桂林市兴安县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界首渡口遗址、界首红军堂、界首红军街
界首渡口是红军渡江最理想的渡口之一,它不仅离桂黄公路很近,而且西边紧贴越城岭山区,过河极便于隐蔽。该渡口江面宽约米,水深流急。年11月27日下午,一军团二师四团抢占界首渡口。晚上,三军团四师接防。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中央纵队和一、三、五、九军团部分官兵分别先后从这里渡过湘江,为保证渡口的安全,红军将士与敌人展开了悲壮惨烈的血战,尸横漫江,血流成河。战斗过后,渡口两岸的群众见状,悲痛欲绝,后来,他们以“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来敬仰缅怀和纪念红军英烈。
红军突破湘江后暂驻一段时间的界首古街,后来被称为红军街。紧临界首渡口、位于界首古街北端有一座前后两厅、中有天井的道观,因为供奉着道教尊神天官、地官、水官而得名三官堂,后来也叫作红军堂。它曾是湘江战役期间红一、三军团的临时指挥部,朱德、彭德怀等曾在这里指挥光华铺、新圩阻击战,以保证军委纵队安全渡江。红军走后,“三官堂”被国民党反动派炸毁。后于年民间集资修复。修复后的三官堂分前、后厅,中间有天井,面宽13米,进深10.3米,建筑面积.7平方米。解放后人民为纪念红军将三官堂改为“红军堂”。
红军走后,“三官堂”被国民党反动派炸毁。后于年民间集资修复。修复后的三官堂分前、后厅,中间有天井,面宽13米,进深10.3米,建筑面积.7平方米。解放后人民为纪念红军将三官堂改为“红军堂”。
桂林市兴安县光华铺烈士墓
光华铺烈士墓位于距兴安县界首镇5公里处的碗塘岭上,桂黄公路西侧,为当年光华铺阻击战旧址。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湘江战役光华铺阻击战中,红3军团第4师10团重点守卫光华铺地域,阻击从南面县城出击的国民党桂军,保护界首渡口安全,掩护中央领导机关渡江。在连续两天三夜的光华铺阻击战中,红三军团以团以下指战员0多人牺牲的惨重代价,阻击了桂军的攻击,确保了中央纵队和后续部队从界首安全渡江。烈士墓原为一处小煤窑,战斗结束后,当地老百姓把牺牲在煤窑附近的红军烈士集中埋葬于煤窑中。
年11月,兴安县人民政府在原地修善为烈士陵园。墓两侧分别立有参加过湘江战役的老红军的题字碑。年,再次进行修缮,扩建为光华铺烈士陵园。
桂林市兴安县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
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位于兴安县城双拥路56号,是为纪念中央红军长征途中湘江战役伤亡的三万多红军英烈而修建的纪念设施。年建成开园。
纪念碑园占地十三万平方米,主要纪念建筑有大型烈士群雕、纪念碑、英名廊、福建籍湘江战役红军烈士雕塑、清石园、湘江战役纪念馆等。大型烈士群雕,长46米,高11米,由男、女、老、幼四个巨型头像和“救星”“送别”“远征”“激战”“永生”五组浮雕组成。纪念碑位于狮子山顶,由三支直插云霄的步枪造型构成,体现毛泽东同志“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重要思想。
大型群雕南侧的英名廊像一幅巨型竹简,32米长的曲形花岗岩石墙上,镌刻着湘江战役中牺牲的2万多红军烈士的英名。
与英名廊相邻的是闽西红军烈士雕塑,主要纪念在湘江战役中英勇牺牲的以红三十四师为主的福建籍红军先烈。
湘江战役纪念馆位于碑园内的狮子山西南角,主体造型为硝烟下的红军八角帽,外墙体主基调为红色。纪念馆建筑面积平方米,现有陈展面积多平方米,展示图片张,文物件,主题雕塑16组。按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苏区风云、兵临湘江、突破湘江、历史选择、精神永存五个部分,从战役的背景、经过到结局、影响,全景式地再现了湘江战役的全过程。
桂林市灌阳县湘江战役灌阳新圩阻击战旧址
新圩阻击战枫树脚遗址区,位于灌阳县灌阳镇排埠江村枫树脚屯。因后面是山,山上及村边长有很多枫树,村子处于山脚下面得名。
新圩阻击战是湘江战役三大阻击战之一,为掩护中央红军纵队渡过湘江,年11月26日,红三军团命令红五师星夜赶到新圩,阻击来自灌阳方向的桂军第十五军的两个师,第七军的一个团,以保证中央红军左翼的安全。当时的红五师师长李天佑正是在此指挥了湘江战役中最先打响、也是最惨烈的一次阻击战——新圩阻击战。在这次阻击战中,红五师牺牲了一个师参谋长、一个团长,伤一个团长、两个团政委,营连级指挥员也剩下不多了,有的团一千多人伤亡五六百人,付出的代价很大,但最终以少胜多,以弱胜强,胜利地完成了堵击任务。
年5月,新圩阻击战遗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来源于央广网及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责编:杨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