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最好白癜风的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红网时刻湘西4月12日讯(通讯员田潭平邓进)近日,医院肝胆一科团队成功为一例晚期肝癌(CNLCIIIa期)患者靶免转化治疗后,行全腹腔镜两步法肝切除手术。此手术在湘西州尚属首例,标志着该院肝胆外科针对肝癌治疗在精准化、微创化、MDT化迈上新台阶,肝癌诊疗水平居跻身全省前列,为肝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患者李某,男,50岁,年11月因“发现右肝占位1周”入院肝胆一科。通过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报告显示:右肝占位、考虑巨块型肝癌,且门脉右支癌栓形成。经肝癌MDT讨论后,考虑为晚期肝癌(CNLCIIIa期)。根据版中国肝癌诊治指南推荐,决定采用靶向药物联合免疫抑制剂进行转化治疗,活检证实为肝细胞癌后,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给予“靶向药+免疫药方案”的转化治疗。经历3个月的靶免转化治疗,患者对该方案的反应良好,腹痛、腹胀症状明显减轻,精神食欲改善、体重增加。根据影像学检查显示:右肝肿瘤体积明显缩小,并肿瘤有大范围坏死、液化,同时门静脉癌栓较前明显退缩,并呈坏死改变。与此同时,患者靶免药物不良反应开始呈现,表现为皮疹、口腔黏膜溃疡,再次经肝癌MDT讨论后,认为手术条件已经成熟,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根据手术前螺旋CT进行三维可视化重建后发现,切除病变右半肝后,残留左半肝占标准肝体积35.5%,小于指南推荐的40%以上,术后肝功能衰竭的风险较大,针对这种残肝体积不足的情况,目前业界的标准方案有两种:一是术前PVE,即切除侧门静脉栓塞术;二是两步法肝切除手术,即ALPPS。ALPPS术式分二期进行,第一期手术探查腹腔后,使用术中超声检查确定肝脏肿瘤的位置和分布,先结扎或切断门静脉右支,劈离肝脏实质、直至下腔静脉表面,保留的右肝管、右肝动脉与肝右静脉分别用血管彩带围绕作标记,肝断面放置隔离材料,安放引流管、关腹。第一期术后一周,复查增强CT或MRI检查,计算保留侧残肝体积,如保留侧无残余肿瘤,且残留肝体积达到安全界限值,即在第一期手术后1至2周,进行第二期手术,分离粘连后,先分别离断右肝动脉、右胆管,再处理右侧肝短静脉,然后处理肝右静脉,最后离断右侧肝周韧带,移除标本、留置引流管、关腹。第一期、第二期手术模式图。转化治疗前后影像。考虑李某因门静脉右支存在癌栓,肝胆一科团队决定在腹腔镜下行二步肝切除(ALPPS)手术方案,为减轻患者的创伤、加速术后的康复。肝胆一科团队经充分术前准备,在手术室、麻醉科的密切配合下,2月28日,由主任医师王文儿主刀,行Lap-ALPPS第一期手术,即:离断门静脉右支,缝闭有癌栓的右支残端,并修补好门静脉左右支汇合部,然后劈离左右肝实质,右侧肝动脉、右肝管套带予以标识,隔离好左右半肝、放置引流。历时6小时的努力,肝胆一科团队成功完成第一期手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没有出现常见的胆漏、感染、出血等常见并发症,术后10天常规行增强CT复查显示:左半肝体积明显增加,且没有出现转移灶,再次行三维可视化评估,左半肝体积占标准肝体积已经增加至48.99%,较前增加13.49%,第二期手术成熟。3月10日,肝胆一科团队继续施行Lap-ALPPS第二期手术,利用腔镜微创技术顺利切除病肝。在护理团队的悉心指导下,并贯彻术后快速康复流程,第二期手术后第9天,患者康复出院。患者康复出院。“ALPPS是近20年来肝脏外科领域屈指可数的划时代突破性进展之一,一期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尤其是术后胆汁漏、感染、出血等,往往导致术后未能按计划实施二期手术。”肝胆外科大主任宋新介绍,Lap-ALPPS对手术团队,包括麻醉医师的要求更高,此病例为转化治疗后的晚期肝癌,还需术者克服靶免治疗对肝脏实质造成炎症反应的困难。ALPPS作为针对晚期肝癌的一种新术式,控制病侧门静脉血流、联合肝实质的劈离分割,实现促进保留侧肝实质增生的效果,通过分期手术最终实现根治性肝癌切除,延长病人的生存期,为此类晚期肝癌患者带来长期存活的曙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7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