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34师血战桂北全州县安和镇地域,几乎全师阵亡。虽少数人突围,但在随后敌兵追杀下,生存下来的并不多。以下故事便是发生当地的一段往事。
大老钟是村里人的惯常称呼,他其实是一个失散红军,名叫钟贵权,江西赣州于都县人,生于公元年,年去世,去世前系全州县安和公社太白地大队(现为蕉江瑶族乡太白地村委)黄泥桥村村民,落户黄泥桥村后,钟贵权改名为唐时全。
大老钟当年是因为在行军过程中双脚严重溃烂而掉队失散的,当时是年冬天,一起掉队的还有小老钟等11人,掉队后躲在安和附近一个叫做香炉堂地方的山洞里,由于怕国民党及地方武装追剿,不敢外出而数天水米未进。此地位于民国时大名鼎鼎蒋伯文(官方书上一般称其为蒋继伊,民间称其为蒋伯文)家族大院之旁。
蒋伯文民国35年被选为广西省参议会议长。他虽是国民党里的高官,但做了一些有益的事。黄花岗烈士遗体得以安葬,他是出了力的。民国36年5月,桂林各大中学校学生示威游行,因他的出面保护,学生才未受其害。甚至让其侄儿把枪送给桂北游击队。
蒋伯文家族鳌鱼洲的旧居一日新屋场村有个村民拿着镰刀靠近洞口,红军起初以为要杀他们,吓得四处躲藏,后来说明情况,方知来人并无恶意。村民见红军小战士们衣着单薄,还都有伤在身,看着可怜,于是送饭数日,后米缸渐空,改送粥数日,民家不富,粥亦终难以为继。于是对这些红军小战士说,你们可会什么手艺,我可以手艺人身份介绍你们去外面做事,这样你们就可以活命而不用藏在这山洞里。于是先后有三人分别报出有裁缝、木匠、篾匠手艺,裁缝就是大老钟,11人中另有1人也姓钟,虽然不是一个地方的人,但同姓同宗,大老钟就说小老钟虽然现在不会,出去后可以教会他,于是洞中11人有4人因会手艺被带出。其余无手艺失散红军,未敢带出,皆饿死在洞中。
蒋府后山四周为悬崖峭壁安和鳌鱼山下为曾先后任两广财政厅长的蒋伯文府题,伯文自官所为夫人带回时髦女装,一经上身好看无比,姨太太们也抢着要这样的华服美装。当年不比现时,交通购物均不方便,伯文府上因这一出闹得颇不安宁,于是欲觅裁缝现样另做以了姨太太们的心愿。恰逢此时,给红军送饭的村民找到府上,说认得裁缝,但恐有“赤匪”嫌疑,伯文府上说只要能做成衣服,能解燃眉之急就好,先别管他什么身份,我蒋府向来开明,不介意的。
而这边大老钟的话法是,只要看见衣服就能原样另做。如此住伯文府月余,诸房姨太太华服均告完成,吃饭并领得工钱,从伯文府上出来的大老钟,他的裁缝身份并手艺就这么被认定了!
蒋府后山外围下有峭壁,上有竖墙,一般武装挺难攻上去
蒋伯文与陈恩元、蒋余荪是民国时全州最有影响的少数几个人物,在当时是赫赫有名的,也是非常有势力的,没有人敢与他们为难。有了从蒋伯文这个家庭出来的裁缝身份,便可以生存下来了。
年,失散红军钟贵权流落广西已经12个年头,当二十出头的小青年变成了三十多岁的大男人,有好心人知晓村北两三里的黄泥桥有叫陈长玉的女子丈夫去世,孤儿寡母度日艰难,于是牵线钟贵权入赘上门去,钟贵权由此更名唐时全与陈氏结为夫妻,正式落户黄泥桥。
采访日期:年5月10日下午
采访记录人:唐国辉、唐运勇
整理人:唐运勇
采访对象:唐光富,黄泥桥村村民,现年76岁,失散红军唐时全(钟贵权)继子
唐光玉,失散红军唐时全(钟贵权)亲生女儿,嫁太白地村委罗家湾自然村,现年72岁
红一军团进入越城岭后的一次大损失:这便是红军脊界地名的来历
历史上广西边境有哪三关你知道吗
全州武举第一村的古樟,大火烧了近十天不死,电视台记者也感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