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江一路”内容简介
全州县两河镇“一江一路”是指境内的新富江和穿境而过的湘桂古道。新富江和穿境而过的湘桂古道在该镇新富村委新富洞两江小桥码头(现名鬼仔岩)十字相交。
(一)新富江
新富江,发源于宝盖山,古称深甫源水,是湘江二级支流,17公里长,处于两岸青山相对的峡谷冲积平原里。江水清澈,两岸柳树成荫,流域面积平方公里。流域内有良田和天坑、岩洞、地下河、高山、喀斯特地貌等自然风光。在新富江中游地段南边耸立着凤凰山,民国《全州志》记之为阿髻岭,现称为阿之山,在山顶可瞭望到36公里外的全州县城。在凤凰山下有一座千年“五爷庵”。“五爷庵”曾经香火旺盛,上世纪60年代才废止,如今仅存宏大的地基。
清清新富江新富江流域有上刘、下刘、新富、上宅、两河5个村委,现有村民1.5万人。年在新富村委隔壁山发现了新石器;新富江流域曾是瑶族居住地,新富洞曾一度为新富江汉瑶分界线。上刘村委丁家洞无丁姓,明朝时丁家洞发生汉瑶矛盾,丁家洞全体村民被瑶兵灭亡;据古谱记载,最先到新富江定居的汉人为廖氏先人,定居点就在上面所说的“一江一路”十字交汇点新富洞。新富洞也成了全州、灌阳、兴安和湖南道县一部分廖氏发源地。自宋元以来,迁居到新富江流域的汉族有二十姓,这二十姓分布居住在41个村镇里。41个村镇大部分为古村落,新富洞和隔壁山已成功申报为广西第3批保护古村落,上刘家为明代古村落,至今保护最为完好。
古岭头古井与池塘日军侵占全州期间,全州县大队,两河乡自卫队和乡政府职员几百人隐蔽在两河乡新富江上游茅坪村。年12月18日,日军得到以上消息包围了茅坪村,当晚打死了7人,活捉并枪杀了78人。这次茅坪大屠杀,该村灭绝了12户人家,失散在鲁山的江西籍红军战士罗华荣也在这次屠杀中蒙难。
年10月1日,新富江人民在闲置的全州县两河镇上刘初中建起了红色文化展览馆。本地人还自创宣传家乡的《新富江水唱新歌》和红色歌曲《娘,我在这里》。其中《新富江水唱新歌》被全州县委宣传部采用并在新富江各个村落广为传唱。
古岭头村落红军经过的咽喉之地古岭
(二)湘桂古道
在湖南道州(县)和桂林之间,存在着一条千年古道。这条湘桂古道主要是石板路,有些地段是钉子路,钉子路就是用小石头扎在泥地里铺成的路面。从湖南道州(县)出发,经广西灌阳县文市镇,全州县两河镇鲁荐、隔壁山、古岭头、竹家、新富洞和石塘镇乐板田、枫木山、灌山、石田、石塘、余粮铺、杨梅山、麻市、凤凰、探鹏岭(旧名碳鹏岭)至界首入广西官道,沿着官道至光华铺、唐家市到达兴安县城,在此继续沿着官道从兴安县城再过古严关、大溶江、三街古镇、甘棠渡、乌金铺(即今乌石街)至桂林城。
新富江古渡全州县两河镇新富江流域新富洞两江小桥码头(鬼仔岩),它是连接桂林的湘桂古道的节点之一,现存乾隆24年(年)立的一块修路石碑,碑文记载“修砌广道大路名曰小南岭路”。所谓“广道大路”,即是广西全州到湖南道州的大路;“小南岭路”,即是南岭地区的一条南北通道。在全州县两河镇新富洞鬼仔岩沿湘桂古道往石塘镇方向一公里处,现存一块道光15年(年)立的修路石碑,碑文记载“重修桂林大道”。湘桂古道上的“广道大路”和“桂林大道”在全州县两河镇新富洞鬼仔岩连接成湘桂大道。这条湘桂古道兴于唐宋、盛于明清,鼎盛期达多年,成为湘南进入岭南又一条陆路大通道。
两河红军古道全州县两河镇新富江流域除了有一条湘桂古道与灌阳相通外,还有1条全灌古道干线和9条支线与灌阳相连接。
二、“双红”新富江
“双红”新富江,一红是指新富江与中央红军的关系,二红是指新富江与桂北游击队的关系。年以来,新富江人民自发地开展了纪念中央红军和重走湘古道红军路活动。
(一)新富江与中央红军
全州县两河镇新富江横亘在红军长征路上,中央红军纵队和红军战斗部队从灌阳进入全州后必须跨过的第一条江就是这条新富江。
1.湘桂古道(含全灌古道)与中央红军
到两河重走长征路的人们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中央红军纵队从湘桂边界永安关和雷口关进入广西灌阳县,沿着从湖南道县到桂林的湘桂古道,经灌阳县文市镇过全州县两河镇鲁荐、隔壁山、古岭头、竹家、新富洞,在新富洞鬼仔岩渡过新富江,往乐板田、枫木山、铁锁田、灌山、石田、石塘、麻市、凤凰行军,在凤凰横渡湘江。中央红军纵队经过这条湘桂古道线走了3天3夜,在新富洞两江小桥码头渡口(鬼仔岩)遭到6架桂军飞机轮番轰炸和用机枪扫射,成百上千红军牺牲在新富江里。
建国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等都是随中央纵队走这条湘桂古道从新富洞两江小桥码头渡口渡过新富江;开国10大元帅中的7大元帅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罗荣桓、聂荣臻、叶剑英都从各个渡口跨过新富江。
红军战斗部队有走湘桂古道线,有走全灌古道干线和6条支线过新富江往石塘全州和兴安方向阻击敌军。中央红军经过全州两河全灌古道支线主要有5条:
(1)灌阳新圩陈家背、铺门前、月塘坪,全州两河塘木岭、文家湾、乐板田,在乐板田接湘桂古道;
(2)灌阳新卫(陈家背)、全州两河描耳山、地灵脚、下刘家、水漕里、井江边往石塘界首方向;也有从地灵脚分支往上刘家、石门坎、仙人桥天坑、石塘凤凰方向;
(3)灌阳新圩大龙、全州两河亭子经丁家洞往上刘家、石门坎、仙人桥天坑、石塘凤凰方向;
(4)全州两河鲁水、喻家、畔田、沙子田、上灌往石塘全州方向。
(5)红八军团经过新富江的路线是隔壁山、古岭头、竹家、新富洞,在文家湾渡口过新富江往水漕里、下刘家、上刘家,过仙人桥天坑,往水澄、安和、凤凰方向过湘江。
(6)全州两河鲁水、白水、两河、李家山往石塘凤凰方向。
(中央红军过全州两河路线图)2.新富江流域一带中央红军战斗和牺牲情况
红军经过的全州县两河镇这一带区域,在山洞里、山地里和古村里发现了红军战场遗址、红军遗骨、红军墓、红军碗、红军锁、红军手雷、红军大刀、红军枪支、红军梭标、红军蓑衣以及失散红军在两河镇当地成家生育的子女。
(1)聂家、隔壁山战场
全州两河新富村委聂家、隔隔壁山是一个重要红军战场,红三军团红六师十八团、红八军团、红九军团、红五军团23师都在这个片区发生过战斗,红三军团红六师十八团多人在此次战斗中覆没。在这个片区发生的战斗,红军回忆录里记述为古岭头战斗。
(2)血洒新富江湘桂古道
湘桂古道途经全州县两河镇新富村委红水井、竹家、新富洞过新富江到鬼仔岩这一段路,处于新富江河谷平原,没有树林遮挡,中央红军纵队经过这一段古道时被6架桂军飞机轰炸和用机枪扫射,死伤众多,血洒新富江土地。解放后当地村民在这条湘桂古道竹家这一带挖排水沟挖出了很多人骨,这应该是当年红军留下的遗骸了。
(3)上刘家阻击战
有30多个红军伤员在上刘家土堆边设立了一道阻击防线,桂军将红军战士包围,在混战中只跑掉了一个红军战士,其余全部阵亡。当地村民把这些红军烈士就地掩埋。《全州县志》记载了这次战斗。
3.新富江村民帮助中央红军
民国时期中国实施保甲制度,广西当时又是全国的模范省,桂系政府通过保甲制度对农村控制得很严。红军过桂北时,全州两河新富江流域流行一句“红军来了我不怕,锉镰嘴嘴抓死他”宣传口号。尽管桂系政府为防范中央红军占领广西而进行恶毒宣传,但中央红军经过新富江流域41个自然村中的23个村落时,却得到了当地村民冒死救助。
新富洞廖叔玉用稻草保护了7个失散红军生命而获赠军壶和蓑衣;江边洞廖滋佩救护3个红军伤员藏在板塘耳目洞;丁家洞蒋世连接待三个失散红军食宿并带他们从南安岭小路到天根石往水澄石塘方向寻找红军队伍;聂家聂昌善给红军带路,一直把红军带到资源才返回村里,红军还送了一把大刀给聂昌善做纪念;地灵脚陆老俭和陆老满给红军带路,离开家乡后就再也没回来;南木冲14岁少年邓永俭给红军带路出去后再无音讯;描耳山陆开戍把藏在榄树边的一位十二三岁小红军刘德标接回家,把他寄养在灌阳县新圩大背头姑妈家,改姓为范,成家后生子范社元在灌阳农械厂工作;水漕里蒋能玉收留一个红军伤员王大力,该村蒋庭保三个月治好了王大力伤病,并将另一位牺牲的红军遗物6块花边(银元)送给了王大力做路费;井江边邓永发收留一个60多岁老红军马玉德,解放后生产队分给马玉德一间房,马玉德在年病死,邓永发将他埋在村后青山里;板塘廖水仔给耳目塘红军伤员送饭,地灵脚陆世杰给藏在新富江边岩石下面的一位红军伤员送饭;文家湾文基蒲收留一个蓝姓红军伤员,文家蒲家贫养不起这个红军,就由村里文茂超和文千生收养,这个受伤红军在文家湾住了二年多,养好伤之后离开文家湾去了桂林;上灌邓子武收留江西籍红军伤员刘顺兴,土改时,刘顺兴在上灌也分到了田地;沙子田唐杰仪抢救一男一女两位安徽籍红军伤员,女红军是军医,传授了治疗风湿病、妇科阻筋病、月经病等妇科医术给唐杰仪媳妇八一妹;瓦子脚廖子顺收留江西籍红军伤员肖春发为子,肖春发在瓦子脚成家生育子女并在板塘分得了房子和田地;王德标于年7月13日生,福建省长汀县新桥公社鸳鸯大队人,原姓龚,参加中央红军长征时在灌阳新圩受伤,被斩水村一位姓黄的村民收留治疗,并讨了亲。
之后夫妻俩一起过继给全州县两河王家王伯文为子媳。王德标在王家当过生产队长,回过几次福建老家,年才去逝,葬在王家上山西面。
两河新富村板塘红军古渡新富江流域村民还掩埋牺牲的红军烈士。隔壁山村民将牺牲的红军伤员埋葬在下广山;新富洞老叫化桥牺牲一个红军连长,村民廖祖龙、廖祖柳和廖光照用白布裹住这个红军遗体将他葬在瓦厂廖叔玉棉花地里;十多个红军伤员躲藏在新富洞湘桂古道旁边岩洞里面,其中有6个伤员不治身亡。
新富洞廖祖龙、廖祖发、廖瑞庭等几位村民把3位红军遗体就地埋葬在洞口,墓堆呈三角形;还有2位红军遗体埋在岩洞上方窑边,另一位红军遗体埋在岩洞上方湘桂古道拐弯处松树下;还有两个红军在湘桂古道鬼仔岩岭上被桂军飞机用机枪打死,新富洞廖祖清、廖志清两人把牺牲的两位红军烈士就地掩埋在鬼仔岩石板路拐弯处;上灌有一位红军伤员睡在袖龛上,死后村民将他埋在油榨厂边;丁家洞胡德才、蒋世连、蒋世超、王炳有和蒋玉辉把牺牲的3位红军烈士就地掩埋在全灌古道边;描耳山陆开戍将一位牺牲红军烈士埋葬在江家竹林里,还有一位重伤红军在描耳山上门前流血牺牲,当地百姓将他就地埋葬。
这位红军墓一直存在,至今未受破坏;一个红军在洪水井炸断了腿之后死在那里,古岭头村民把他就地埋葬在洪水井石头边;下刘家蒋庭保和村民蒋朝香、蒋能玉、蒋仕连一起把牺牲在庙门前的一个红军埋葬在现在的厦蓉高速路桥下石山边;塘木岭廖增发招待十多个红军吃饭并与廖增永、廖美德、廖松周一起将一位牺牲的红军战士埋葬在安机塘村旁而获赠一把红军大刀;古岭头廖明发把一位红军遗骸重新埋在路边石窝里酸枣树下。
(二)新富江与桂北游击队
年,全国的解放战争已进行了一年,为了配合全国的解放战争,桂北的灵川、全州、灌阳、龙胜人民都成立了游击队,统称桂北游击队。这支部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武装起义。
新富江畔解放前,新富江流域大部分村落都有人参加了桂北游击队,如新富洞廖子龙、廖耳山、廖茂生;桥井田(沙泥冲)廖河清与其子廖黑狗、廖祖兆、廖康林;檀木岭刘凤姑、廖月生、廖锡佑;新屋里廖基豪,江边洞廖滋佩,车角岭廖德顺,板塘廖爱日等。廖耳山先参加桂北游击队,之后又正式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任解放军排长,在龙胜剿匪时牺牲。廖子龙参加了全灌武装起义,曾化装成叫化子送信给桂北游击队员陆文忠。廖茂生参加了大塘富战斗。廖河清父子在桥井田被桂军师冒充桂北游击队骗至两河虎口井杀害,80年代父子俩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上刘家刘昌達、刘昌毅、刘承廉、刘德文、刘承贤、刘安定、刘昌愿、刘以希、刘昌逸、刘昌民等30多个村民参加了桂北游击队,上刘家成了桂北游击队开展革命斗争根据地。
三、新富江“一江一路”红色旅游区规划建议
全州县两河镇新富江流域,中间是一条江,两岸是青山相对,是一个天然整体。这个天然整体自然风光美丽,历史资源丰富,尤其是具有深厚的红色历史文化。根据新富江这些历史地理特点,将新富江“一江一路”红色旅游区作如下规划建议:
红色旅游方面
一、建设聂家和隔壁山战场纪念园
二、建设古岭头红军长征驿站
三、建设板塘耳目塘烈士纪念园
四、建设新富洞红军桥和湘江战役全州第一渡红色广场
五、建设上刘家红军烈士纪念园
六、建设仙人桥红军天坑跳崖纪念园
七、建设上刘家桂北游击队纪念园
自然风光方面
八、整条新富江建成夏季游泳悠闲场所,同时建设河堤
和观光步道。
九、建设凤凰山(阿之山)登高望远游览区,从阿之山
到对面炭山岭可建缆车或玻璃桥。
十、开发建设新富江岩洞
上刘家大岩口岩洞、塘木岭庙岩和瑶王洞、水漕里
大岩、畔田和车角岭之间的云洞山都可开发成旅游点。
十一、建设水上乐园
新富江王家出口到雷家渡这一片与坝首水库连接起来,这一段水路可建设水上乐园。
历史古迹方面
十二、保护湘桂古道红军路
湘桂古道穿过新富江路段,保护最完整的就是新富洞鬼仔岩这一节米石板路。至今仍有新富江古渡口两江小桥码头石碑,还有古庙、古亭,以及广道大路与桂林大道在鬼仔岩连接为湘桂大道的石碑。这也是毛主席和中央红军与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走过的路段。这一段湘桂古道红军路应该加以保护并建成红色旅游教育基地。
新富江风光十三、建成古村落群
新富洞是千年古村落,上刘家也是多年古村落。但新富江流域大部分自然村都是年以上的古村落。这些古村落可建成新富江古村落群,在全国也是很有特色的了。
十四、建设隔壁山新石器观赏景点
十五、建设茅坪日军大屠杀纪念园
十六、建设新富江瑶族风情园
十七、重建凤凰山千年“五爷庵”
廖旺月原创年5月10日
湘江战役渡口你去看过吗?看起来很美!
湘桂古道上的桂北全州镇的文化遗存有哪些?
广西全州凤凰嘴渡口中央红军渡湘江处立有纪念碑了!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中央红军年突破湘江第一渡变得很漂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