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宏封面新闻记者李庆王越欣
“甘孜是全国唯一总有3座海拔米以上的支线机场的市州。”
“最近3年,在11项主要经济指标中,甘孜有至少5项指标增速,在全省排名第一。”
“70年来,甘孜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了从一二三到三二一的飞跃。产业发展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百业兴旺!”
格桑花心向红太阳,甘孜人奋进新时代。
9月11日,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成立70周年主题新闻发布会,在成都举行。甘孜州长肖友才说,7个方面可以概括甘孜70年来的巨变。
全国首个建立70年7大历史成就
据介绍,甘孜藏族自治州成立于年11月24日,是全国建立的第一个专区级少数民族自治州,总面积15.37万平方公里,辖18个县(市)、个乡(镇、街道)、个行政村,常住人口万人,其中藏族人口占82%。
70年来,甘孜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一心、艰苦奋斗,创造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伟大奇迹。
肖友才说,甘孜巨变,体现在经济、产业、交通、城建、民生、生态、民族团结等7个方面。
GDP增长千倍从百废待兴到百业兴旺
70年来,甘孜经济成绩斐然。
经济总量从年的万元增长到年的.46亿元,是70年前的.5倍;人均GDP从年的66元增长到年的元,是70年前的.5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年的22万元增加到年的34.12亿元,是70年前的.4倍……
甘孜一产增加值,从年的万元增长到年的66.52亿元,是70年前的.8倍;二产增加值从年的万元增长到年的89.02亿元,是70年前的倍;三产增加值从年的万元增长到年的.92亿元,是70年前的.8倍。
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了从“一二三”到“三二一”的飞跃。产业发展实现了从百废待兴到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百业兴旺的历史性跨越。
传承“两路精神”全国首个3机场市州
70年前,18军肩负“一面进军,一面修路”的历史使命,“背着公路”经过甘孜进军西藏,先后有14万军民抢修川藏公路,0余名军民献出了宝贵生命,不仅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而且修筑了堪称天路的“川藏公路”,铸就了彪炳史册的“两路精神”。
70年来,甘孜公路通车里程从年的公里增长到年的公里,是70年前的48.7倍(其中,高速公路46公里,国道公里,省道公里,农村公路公里、居全省第一)。
雅康高速公路全线通车,彻底结束了甘孜州“零高速”历史。康定机场、亚丁机场、甘孜格萨尔机场相继建成通航,甘孜成为全国唯一拥有3个海拔米以上支线机场的市州。“世纪工程”川藏铁路(甘孜段)即将开工,川西北区域性立体综合交通枢纽正在形成。全州县县通国道、乡乡通油路、村村通硬化路。
城建民生环境大变样甘孜山美人也美
70年来,甘孜不仅山美水美,人也更美了。
甘孜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年的11.96%增长到年的32.94%,是70年前的2.8倍。城乡面貌实现了从破败不堪到美丽城镇、美丽乡村、美丽人居有机融合的历史性跨越。
甘孜在校学生,从年的人增加到年的22.47万人,是70年前的69.6倍。22万余名贫困人口脱贫、个贫困村全部退出、18个贫困县(市)全部摘帽。广大农牧民生活实现了水桶变水管、油灯变电灯、土路变油路、喊话变电话、帐房变楼房的历史性跨越。
甘孜成为全国首批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市州之一、全国退耕还林还草试点市州之一。全州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平方公里)、自然保护地数量(83个)和面积(平方公里)均居全省第一,实现了从“砍树人”变“种树人”、荒山变林海、林区变景区的历史性跨越。
民族大团结像酥油茶一样紧紧相融
肖友才说,70年来,甘孜州委、州政府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始终坚持把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作为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像糌粑团一样紧紧黏在一起,像酥油茶一样紧紧融在一起,形成了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铜墙铁壁。
肖友才说,70年来,甘孜州各项事业之所以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有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有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深切关怀,有社会主义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无比优越。“我们坚信,甘孜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