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8月24日,笔者与桂北全州县红色史料组的同志沿着红军第五、八军团走过的足迹到越城岭山区采访,在咸水镇蕉川村委大金村听当地群众讲的一个与红军的故事,感觉很有意思。这是一个红军与地方和当地群众的生死故事。从咸水镇南宅村过媳妇娘塘关口便进入蕉川村地界。越城岭山区的蕉川村委大金村小溪清清出山涧大金村是朱姓。据他们的族谱介绍,是明靖江王的后裔。听在蕉川村委当村主任的朱袭林说,为逃避清军追杀,当年,清军入桂,靖江王后裔四处逃难。一支逃到灵川,便将朱字去掉一撇改成未姓,就定居在灵川了,后来听说有些又恢复了朱姓。他们这一支先是逃到全州著名的宝鼎,几经周转,最到到这里定居。大金村的风雨桥这是一座很古老的轿,清朝时维修过。在风雨桥门口近处看桥内风雨桥内风雨桥正面近处看风雨桥的栏杆看起来挺美的悠闲的村民走进寨门,这里面发生了一个人们相传的红军故事,老百姓都说红军好!红军纪律好,关心穷人,为穷人做了许多好事。这对联怎么样?王文胜先生请民国23年出生的朱袭云老人讲红军故事。朱袭云先生便讲述了一个朱德过这里的故事。其实我们认为,虽然有个姓朱的红军干部从这里经过,但那人是朱德的可能性非常少,只不过姓朱,这一带的群众都相传是朱德。这故事听起来倒有点意思,过一会儿我说给你听。村民说,先后有四批红军经过此村,这些陈旧的房子便是红军当年的宿营地。其中,有一间房子是红军高级领导住过。朱袭林先生带我们来到一个地方,给我们讲起了红军四过咸水镇蕉川村委大金自然村的故事。朱袭林将我们带到这个地方讲红军故事朱袭林先生说,第一批红军经过该村时,来的人不多,领导姓朱,知道他们村的人也姓朱,表现得非常友好,对村里的地主也未动。村里有个叫邹宣胡子的地主,还主动拿出一些谷子给红军。朱袭林的爹爹(爷爷)与村民便帮红军磨米。这一批红军走后。不久,来了第二批红军,这可是大队伍。邹宣胡子见红军多了,便不主动拿谷子给红军了。而这些红军可不是姓朱的当领导了,他们对姓朱的与别的地方没什么两样,便在这里打土豪,分这财主的谷子给穷人,还拿了他一些谷子自己吃,但并没有伤害地主邹宣胡子。而邹宣胡子见自己的谷子被红军强行分给百姓,当然恼火,但红军势大,也不敢有所表现。第二批红军走后,又来了第三批红军。这一批红军非常疲劳,有三个红军走不动,到村里后没力气走了,走时当然走得慢。那邹宣胡子想起红军分了他的谷子,越想越气,便要报仇,他掏出一把土枪,追了上去,对准背后一个小红军便打了一枪,那红军便被打死了。被打死的红军后来被群众埋在这里了。朱袭林先生说,被打死的红军就埋在这里。不久,又来了一些红军。这是第四批经过这里的红军。当地百姓知道红军是穷人的队伍,而地主邹宣胡子打死过一位红军。百姓便把邹宣胡子打死红军的事告诉这一批路过的红军。红军便将邹宣胡子绑了起来,押到全州西延油榨坪(现资源县中峰镇),在那里开了一个群众大会,将邹宣胡子与一些土豪恶霸一起枪毙了。那邹宣胡子是被红军砍头的。点击红军过蕉川后去洛江,与军委纵队汇合。越城岭山区里的人,都说红军好。但与许多与红军有关的事,随着老人的离去,知道的人已经很少了。蒋廷松原创桂北全州永岁令人震撼的古窑:破碎的美丽沉寂的文明古城邕宁最值得看的三个地方,你去过吗因洮水而命名的广西最古老的县,其洮水在哪里?探访红军长征经过的桂林全州越城岭的古关口:美丽惊险的南宅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6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