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落尽鲤鱼肥,又是一年丰收时。金秋十月,全州县30万亩中晚稻陆续成熟,广袤的田野一片金黄,而当地采取的“稻+渔”生态农业种养模式,更实现了稻渔共生钱粮双收!10月8号,记者在全州县龙水镇新田村万穗稻渔生态综合种养产业核心示范区采访时看到,亩稻田尽批黄金甲,当地村民正在稻田里排水捕鱼,品质上好的禾花鱼市场售价每公斤超过元。“现在每亩水稻的产量可达0斤左右,同时,每亩地稻田也收获了40斤左右的禾花鱼。按照目前市场价,每斤60元出售。每亩稻田的荷花鱼能给我们带来元左右的一个收入。”一直以来,全州县当地群众有在稻田里放养乌鲤禾花鱼的传统,全州乌鲤禾花鱼也是该县首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农产品。而“稻下养鱼、鱼食禾花、也食昆虫,鱼粪肥田、鱼稻共生共长共产出”这种“鱼+稻”的绿色生态农业,“一地多用、一水多收”生态循环,有效提高了土地产出量和产出值。据了解,全州县利用稻田养殖禾花鱼面积超过40万亩,这一特色种养产业直接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六亿元的经济收入,小小禾花鱼成为当地乡村振兴大产业。全州自古有谚云:想不到这小小禾花鱼还能给我们全州人创造这么多财富来源:广西广播电视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7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