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季度以来,广西桂林市借助开展“强监管、严执法”活动东风,对全市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进行全面诊断,列出“问题清单”,实施“对症下药”,多措并举加力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为辖区安全生产筑起了一道“防火墙”。今年以来,全市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过去生产安全事故多发频发的行业领域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直线式、大幅度“双下降”。转变观念找准症结近年来,桂林市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连续多年滑坡掉队,一度从广西区内14个地级市中排名前三名落入了“最后梯队”,截止到6月底,全市仍有6个县(市、区)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为“零处罚”,在今年全区安全生产年中工作会议上,被广西壮族自治区安全监管局通报并点名批评。“人家是红榜,我们是白榜,确实感到压力很大啊”,提起这段“不光彩”的经历,桂林市安全监管局分管行政执法监察工作的副局长张同胜如是说。张同胜介绍,从全区通报会回来后,该局迅速组织召开局党组会议和17个县(区)的安监局长会议,查摆思想,分析原因,经过一次次深刻反思,一项项“问诊把脉”,一个个揭短亮丑,大家得出结论:“执法工作滞后,根子还是‘一班人’思想观念老套,上行下效,导致行政执法人员进企业安全检查习惯软绵绵教育代替‘亮剑’严格执法,或者以限期整改替代严厉处罚。”而事实证明,哪个地区安全生产执法力度大,哪里的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就比较好,安全隐患也相对较少。于是,班子引路,领导带头,立行立改,自觉转变观念,重新认识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今年上、下半年交替之际,该市市、县(市、区)两级借助贯彻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和常委分管安全生产工作全部到位之机,全局上下形成共识:自觉摒弃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畏手畏脚老旧观念,切实通过加大执法力度,倒逼企业强化安全红线意识,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精准施策逐一击破“强监管,严执法”,说起来容易,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首先面临的就是执法力量不足问题。针对行政执法机构“编制齐装满员,但执法人员脱岗”的现状,该市先后将机关或其他部门借调抽走的7名行政监察人员调回原岗位,充实了一线的执法监察力量。各县(市、区)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属地监管尤其是行政执法监察“严不起”还有一个公开的隐情是难过地方领导的“招呼关”和亲朋好友的“说情关”,导致“该处罚的最终没有处罚,该重罚的最后轻罚了事”,整改根本触及不到核心问题。见招唯有拆招。针对“宽松软”现象,该市提出严格落实“刚性化执法”要求,从7月初开始,积极开展交叉联合执法,从各县(市、区)抽调6名素质好、业务精的执法监察人员充实到市安全生产监察支队,并按照异地交叉执法模式,由市安全生产监察支队领导带队分南片区、北片区和城区三个组开展为期3个月的集中执法监察工作,成效明显。7月10日,在对桂林亨建铁盒金贸易有限公司的执法检查中,发现了该公司存在未按规定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未按规定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四项问题,检查组对该公司给予警告,并罚款17万元。“只有真正触及企业利益,才能让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真正重视起来”张同胜说,“通过交叉检查,既解决了人情面子问题,消除了‘零处罚’,又达到了压事故减事故的目的,同时还能提高基层队伍的业务水平,可谓是一箭三雕。”对于执法力度不强的县(区),该市同样“毫不手软”,除了利用“桂林安监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8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