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州文献资料初编人物8

人物8

搜集整理/枫林听雨

1.《洪武永州府志注释》赖中霖。

卷九。仙释。全州。

慈祐寂照妙应普惠大师。

俗姓周,名全真,郴州郴县人。七岁了悟,年十有六,杖策趋吴,谒师于双径,得安乐法,乃辞而去,叹曰:“有物先天地,无形本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元和初,游罗浮,至湘源,寻访胜地,得湘山笋布台,因以住持。会昌五年(),诏汰释氏。师一夕顶生肉髻,须发并生,乃衣紫霞衣(名无量寿衣),冠青崆(名真空法冠),入覆釜山,结庵而居,以逭时孽。迄大中末,再崇佛事,邦人延请供养,师乃下山,始居城西净土院。自此,衣冠不易,髭发不剃,自号无量寿主人。识者知其为弥陀化身也。咸通八年()岁丁亥一月十日,谓弟子圆镜、圆鉴曰:“无色界天请吾说法,吾当往焉。”是夕奄然坐化,经八日,真相如生。其徒葬真身于中峰之下,越二十有二日夜,顶放毫光十一道,每道光中现一佛。于是,湘人竞绘师像以奉,凡有虔祷,靡不报应。师开创山门八十四所,纪制法教一十二部每部一十二卷,名《无量经》。五代乱离,屡经兵火,其教亡失,余一部十二卷见行于世。湘人献供、请祷,悉诵是经。宋景德元年(),诏改净土院为景德寺。自咸通入灭,至元祐三年(),历岁二百二十四年,开故塔,出真身,色相如旧。乃以香泥涂饰、鼎建砖塔,奉安佛座,坚如金玉,神彩烂人,时现毫光舍利。元符三年(),座下生异花灵草,席地如锦绣然。州以事闻,诏赐“寂照大师”。绍兴五年(),诏赐“妙明”,□号十四年,加“慈祐”,庆元四年(),加“妙应”,绍定二年(),诏封“慈祐寂照妙应普惠大师”。清虚居士王巩作《无量寿佛记》。余见《湘山事状》云。(-页)

2.《洪武永州府志注释》赖中霖。

卷九。仙释。全州。

慈明禅师。

俗姓李,法名楚圆,全州平塘人。童稚神悟,迥与众殊。祥符二年(),师年二十二,隐静寺出家,受具摄衣,游方遍参知识。天禧间,人洛中,访汾阳昭禅师。昭令造文室,一言契悟,洞彻心源。七年,辞去。昭因谓曰:“子之法器,吾已久知。吾在首山亲证三昧,研穷的要,今付于汝。汝善护持,宜往南方,大兴吾教。”师受嘱已,径造江西均州洞山宝禅师法席,终日壁坐。宝即异之,问曰:“达摩几年?意旨如何?”师曰:“空腹空心羽音。”宝升座,推问导首。内翰杨大年、驸马都尉李道勉,皆与师为方外之交。师因都尉有诏,召师入内,同观《渭川图》,仁宗问:“能诗否?”师即口占以奏,曰:“那个岗头一撮山,何年写入画图间?依稀似我湘源景,只少虞妃泪竹斑。”上悦,即赐紫衣,号“慈明大师”。明年,至兴化正月五日,沐浴辞众,跏趺而逝。师五座道场,证众四十八员,善知识如黄龙、南道、吾真、杨岐、会大、宁宽、翠岩真等,皆得髓焉。事见《广灯传》、《灯三录》及《黄龙》、《杨岐》等传。(-页)

3.《洪武永州府志注释》赖中霖。

卷七。山岩。全州。

湘山

在城西二里,无量寿寺佛真身在焉。山有飞来石、真空坛,古传石自罗浮山飞来。峰峦峭列,龙穴深窈,隐岩在其西。佛燕坐示灭之所旁有故塔,云归庵在其东。磅礴幽邃,(王安中、折彦质铭刻题咏)。石泉一泒,清寒甘冽,日饮寺众数百人。绝顶有甲亭,眺望一郡,如在画图。(庆元丙辰(),张孝忠有《湘山甲亭记》)。(页)

覆釜山

在清湘县西八十六里。唐天宝六年,亦名湘山。祖佛修行于绝顶上,山势最高,云雾常滃密,气候极寒,仅八九月可以登览。上有扫街竹、罗汉條,泉流岩窦间,涓涓清冽。佛于岭半结庵,今尚存。全、永、宝、武、静江等处,每于秋后,无问南北、男女、长幼,跋涉数程,名曰“朝山”,道途往来不绝。至则止宿演经岩中,尝数百人。日夕西望,紫霞光中,隐隐见佛像至,图绘传之四远。夜见圣灯飞空而来,及闻讽经、铙钹、钟鼓之声,咸骇异焉。(页)

4.《洪武永州府志注释》赖中霖。

卷十。名宦。全州。柳开。

柳开字仲涂,大名人。开宝六年()登进士第,太平兴国中,历迁殿中侍御史。时太宗以五代战争以来,自节镇至刺史皆武臣,欲兼用文士,乃诏文臣中有武略、知兵者。公奉诏改崇仪使,知宁边军。端拱元年()知全州。西溪峒有栗氏者,啸聚族党五百余人,抄民口粮畜,朝廷遣使置峡口寨、烟羊状七寨御之,势不能制。公至,乃出府库银帛,作衣带巾帽数百,选牙吏勇辩者得三辈,俾入溪峒谕栗氏曰:“天子择我来,尔辈倚山恃险而害我民。尔出,当与赏,给以田庐。不然,将益兵深入,尽戎尔类矣。”栗氏惧,留二吏为质,率其酋四人,与一吏偕来。公赐以衣帽、银带、緍钱,亲拊慰之,且谓吏民曰:“栗氏自此不为尔患矣。”吏民争饮以酒,侑以鼓乐,留数日遣还。旬日率族而出□如□□□□□。□□八百口,俱至,公复加赏犒,营屋而使张居焉。作《时鉴》一篇,刻石戒之。遣其酋诣京师,太宗命五酋皆为本州上佐。赐钱三十万。公尝于郡北得泉石胜处,筑堂山椒,公余读书其间。淳化初,移知桂州。公十□方州皆有德于民,积阶至金紫检校司空,秩御史大夫,勋上柱国,爵河东县伯,食邑九百户。尝书六百二十三言,渊深而阅大,自称“东郊野夫”、“补亡先生”,有文集行于世,事载国史。(页)。

5.《粤西笔述》清·张祥河。

柳开

柳开,字仲塗,大名人。雍熙中为崇仪使,知宁远军徙全州。全西延洞有粟氏聚族五百余人,常钞劫民口粮畜,开选牙吏勇辩者得三辈,使入谕之曰:“尓能归我,即有厚赏,给田为屋处之,不然发兵深入,灭尔类矣!”粟氏懼,留二吏为质,率其酋四人与一吏偕来,开厚其犒赐。吏民争以鼓吹饮之。居数日遣还,如期携老幼悉至,开即赋其居业,作《时鉴》一篇刻石戒之。遣其酋入朝,授本州上佐,赐开钱三十万。(宋史柳开传)。开于全之城北,选泉石之胜,筑室山椒,率士人讲读其间。邦人名其山曰“柳山”。以志遗爱云。(文载)。(40页)

6.《粤西笔述》清·张祥河。

蒋昪

蒋昪,字诚之,全州人。官户部尚书。天性纯诚,不事机械。折狱烛照如神人,司台宪,锄奸薙恶,不遗余力。(全州志)。(54页)

7.《粤西笔述》清·张祥河。

蒋冕

蒋冕,字敬之,全州人。清谨有器识,雅负时望。官文渊阁大学士,改武英殿,加太子太傅。正德以威武大将军行边,冕疏谏不报。大礼议起,复抗疏极谏,未几罢归。(明史.蒋冕传)。(55页)

8.《粤西笔述》清·张祥河。

无量寿佛

宗慧姓周氏,名全真,郴州人。开元十六年生,幼参径山禅师,即自立禅关,昕夕跏跌不间寒暑。游罗浮归省其母,母设鸡黍,食竟,趋至江浒出肠洗之。至德初游湘源创居湘山。一日谓徒众曰:“大劫将至,可易衣冠”。未几,武宗诏汰缁流,无漏网者。惟其徒获免。永州刺史韦宙遣使迎,四门各见其入,莫知孰为真者。其它变幻不可殚述。咸通八年二月十日,端坐逝,年一百四十岁。遗蜕在湘山寺妙明塔。历代谥为“慈祐寂照妙应禅师”,又谓“无量寿佛”。(通志)。(58页)

9.《粤西笔述》清·张祥河。

湘山

湘山在全州西二里。(通志)。峰峦蓊郁,岩洞幽深,泉石秀异。登其顶,尽一州之胜。(方舆胜览)。绝顶有飞来石,相传自罗浮飞来者。其稍夷处曰“笋布台”,寂照大师经行之所。后有浮屠,俗名无量寿佛塔,即师示寂处也。(名胜志)。绝顶有甲亭,土人以为游观之所,柳宗元所谓西山也。(一统志)。宋韩驹诗:“湘南第一境,山水足娱人。塔占飞来石,僧留过去身。云泉苍壁曙,竹树绛园春。羡尓安禅客,翛然不受尘。”王巩诗:“半岭风吹草木香,落階花雨送春忙。从师远借云庵卧,还我平生午枕凉。莲社缁黄常得伴,鹿门妻子亦相将。化身欲似河东柳,更向山头望故乡。”(19页)

10.《粤西笔述》清·张祥河。

道济

道济,字石涛,号清湘老人。一云清湘陈人,一云清湘遗人。又号大涤子。又自号苦瓜和尚。又号瞎尊者。胜国楚藩后也。画兼山水兰竹,小景尤佳,笔意纵恣,脱尽窠臼。大江以南推第一云。(画徵录续)。石涛道行超峻,妙绘绝伦。王麓台云:“海内丹青家不能尽识,而大江以南当推石涛为第一”。余与石谷皆有所未逮。(觚剩)。(59页)

11.《广西文献知见录》刘汉忠。

卷之五。人物事迹辑考之属。人物志略。

蒋冕(-年),字敬所,明代全州人。成化二十三年(年)进士,历官翰林院编修,弘治十三年(年),兼司经局校书。正德年间,历任吏部侍郎、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国史总裁等。嘉靖三年(年)二月任内阁首辅,因在“大礼议”问题上反对世宗尊崇其生父,招致世宗不满,即于当年五月告老还乡。蒋冕在籍热心乡邦文献,曾对正统《全州志》、成化《全州志》校补讹缺。逝世之年,他为广西巡抚林富主修、黄佐主纂的嘉靖《广西通志》作序。指出修志目的在于“酌古准今,施于政教,兴化善俗,御患安民”。对于志书的体例篇目,主张“因旧为新,删繁撮要”。认为编修志书要广收资料,以补志记之缺,对抵牾不合之处,应“考而正之”,以“不致因袭其误也”。蒋冕曾师从于邱濬门下,平日留意师说,抄录摘记。成化十七年(年),蒋冕会试不第,“将南归,因虑平日之所闻久由不能无遗忘也,著为诗话二卷,总若干则。”(《琼台先生诗话序》)。所纂辑《琼台诗话》2卷,仿程颢、程颐和朱熹门人辑录师说之例,录其师邱濬诗论诗谈,并摘其诗作,详加论列。此辑录一人诗事、诗作以为说话,实为首创。至万历年间另有许自昌校阅本删削为1卷。广西按察司佥事唐平侯曾编刊曹邺《曹祠部集》2卷附《曹唐诗》1卷,此后广西按察使范邦秀补版重印日时,蒋冕据浙刻本校订桂林刻本文字讹误,并据浙本增补脱漏诗作3首。蒋冕著作有《湘皋集》33卷,广西按察使王宗沐于嘉靖三十三年(年)刊刻行世。《琼瑰录》2卷所录为蒋冕送其舅氏归滇的诗作及同官题赠诗文,有时人李璧刊本。(-页)

枫林听雨,广西全州人。八零后,农民工。学既无成,复不能深隐于山蔽,乃亦时出入人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ysty/1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