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开封),二帝被俘,北宋灭亡。金军大肆搜掠,除徽钦二帝之外,还有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技艺工匠、百姓等共计不下10万人被押解北返金国,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
如此国难,当年全州是否有人见证、亲历过?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全州经氏鼻祖经嘉绩正是因为“靖康之耻”而留寓全州。
清朝同治辛未年全州《经氏家乘》载“宋始祖御史经公,讳嘉绩,号高桥,系汴梁祥符县高桥里人,因号高桥,娶妻高氏,经嘉绩高中进士后官至御史,故称“三高御史”。
宋靖康间,奉钦差巡按广西,值汴京报陷,留寓全州”。经嘉绩寓居全州后,待局势平稳后,返回开封欲接家眷一起定居全州,然而靖康之耻不仅波及到百姓,更波及到朝廷官员。
据《经氏家乘》载“窃稽始祖妣高氏暨评事公以上四祖婆姓氏并各葬地,图内俱未开载,相传在汴京罹患未来。而四祖公至全各以忧伤相继物故,惟存三六郎公在全娶妣王氏生二子,以开吾宗千百世子孙之系。”此可知,当年御史经嘉绩的夫人高氏以及儿媳妇均未能在靖康之耻后来到全州,据传是在靖康之耻时遭受不幸,只有经嘉绩第五子三六郎在全州娶妻王氏后生二子传宗接代。
如今全州经氏人口已繁衍至大桂林及周边县市,在“湖广填四川”时,繁衍至重庆、四川等省市。年发现江苏省南京溧水《范阳经氏宗谱》,原来经嘉绩长子三大郎在“靖康之耻”后又接着在“宋室南渡”的南宋任大理寺评事,然而任职大理寺评事的三大郎(翰公)因厌倦南宋朝廷“受制肘”而隐居句曲都包圩。或许在乱世之中的隐居则更好地保护了自己,如此才延续了经嘉绩后裔在江苏一脉的发展,如今江苏经嘉绩后裔亦繁衍至人以上。
或许有人会说,怎么在百度、史籍、方志中查阅不到北宋末御史经嘉绩。此等疑问,全州经氏尤为关切。原《漓江日报》报社社长、总编辑经友三先生于上世纪末一九九八年十月曾率人赴河南开封寻根,一寻族谱所记载高桥里村;二是寻找是否还有其他同宗后人。他们与河南省史志协会副会长、省姓氏研究会副秘书长沙旭升先生等专家探讨。一致解释说:“年沧桑,世事演变频繁,加之明末李自成起义攻打开封,黄河决堤,开封地区37万人被淹死35万之多,高桥里这个村及经姓后代应是在那次洪水后埋没于地下了。北宋末御史经嘉绩巡察湖广,正逢开封报陷而寓居全州城北门等记叙是无疑的,我们县志漏记则很有可能,因经嘉绩是北宋末代皇帝派出去的,到广西后又未返回故里,兵荒马乱,加上改朝换代,一些大事、要人被遗漏在所难免。”史海钩沉,开封几经黄河决堤,几层黄沙之下屡屡发现古城址,验证了历史专家之说。
宜湘河经村
年11月8日,全州县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核定公布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全政发-17号文),位于雷公岭国家矿山公园降石岭的全州经氏鼻祖宋末御史经嘉绩古墓被确定为新增三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该墓地距雷公塔约三百米,清朝同治辛未年《经氏家乘》墓图有详细的标注,墓图里对古代全州古城文官衙、武官衙、穿城大街等地名亦有清晰标注。该墓在明嘉靖三十五年朝廷参议副使经彦寀率人重修。且当前明朝墓碑尚存,字迹清晰,叙述详细,其书法为嘉绩公后裔第十五世明朝诗人、安徽怀远县令经仁恒手书。据附近小山村多为老人口述,之前该山岭之上的坟茔全是全州经氏,由于之前采矿,目前只留下北宋末御史经嘉绩墓。
经氏子孙共祭先祖经嘉绩
雷公岭矿山公园宋末御史经嘉绩墓对于研究全州县历史和文化具有较大意义,尤其目前在雷公岭矿山公园内缺少历史人文景观的情况下,具有开发御史文化、全州姓氏文化等价值。《经氏家乘》记载的全州经氏的迁徙历史与宋末“靖康之耻”、全州县城元末“瑶族起义”、清朝“湖广填四川”等历史事件无不与《全州县志》相吻合。
全州经姓繁衍到祖国多地
宋末御史经嘉绩自宋靖康元年(公元年)迁徙至全州北门居传以来,已近年历史,其“孝友”文化深植于子孙后代,古代科举文化亦有传颂,尤其自御史经嘉绩、元朝元帅经德芳、明朝抗倭英雄经彦寀、国子监助教经彦宣、明朝诗人经仁恒等等通过科举入仕、保家卫国等事迹记载良多。期待宋末御史经嘉绩墓古迹在雷公岭矿山公园内成为全州历史文化景点。希望能尽快修缮开发好,以达到传承古城全州历史及记载全州姓氏文化。
经继洪蒋廷松
探秘明代大作家笔下有全州的缘由
贺州有哪些好看的景点值得一游?
青龙山故事16: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别忘了,这里曾发生过惨烈战斗
全州最早的三位革命先驱都出自全县中学,但校史将一人姓名搞错了
桂北清官村:桂林市灵川县九屋镇江头洲村观光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