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想去全州县永岁镇湘山村委坦口村,也多次从这里经过,都因来去匆匆而没有去成。想去这里的原因,是因为有资料说这里出的进士很多,另外,这里也是全州唐姓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有网友多次提醒我说,这是一个值得去走一走的地方。近日,有好友相邀,终于成行。
从公路进去不远,很远便见到一棵巨型古树,我们便断定坦口村到了。从经验来看,一些有历史的村落都有一些巨型古树。
古树有记载,说是年的古树。
后来一问,其实这个村叫铁路尾,也写作铁罗尾,同属于湘山村委。是一个约人左右的小村,唐姓,明末从庙头迁来。因村后是重叠的山岭,居处地
形似锣状,又在山岭之尾部,原名“叠锣尾”,后写作铁罗尾,到湘桂铁路从村旁经过,故又称铁路尾。但铁罗尾与坦口村连在一起了,有朋友说,大树边的居民房门牌上就有坦口村字样。但坦口村民认为这里不属于坦口村的。
铁罗尾进去不远,也能见到坦口村两棵巨大的古树。坦口村原名不是写作坦口的,只因那有个字打印不出,便用上了现名坦口村。
坦口村约一千人。唐姓,宋时从河南开封迁来。村周山岭环绕,中间地势狭长低洼。只有坳口处平坦,故名。
村里有一个鱼塘,听村民唐森林说,祖辈有规定,谁家生有十个儿子,这鱼塘归谁,但最多一户只生了九个儿子,所以这鱼塘还是归全村所有。
鱼塘有迷人的景观
鱼塘旁有两对夹石
这是其中的一对。过去应该有许多,但保留下来的不多。
能看到的另一对
唐森林,这是村里的新公祠,但基本废弃。
老公祠还能正常使用
这是老公祠前的石鼓
石鼓很光滑,是人们触摸的留下的痕迹
村里的巷道显得很幽静
古巷子与现代房子交织在一起啦
练武石
据当地村民说,从此迁出到全州建村的有9个乡镇,73个村落,还有些迁至外地。据他们村唐氏族谱记载,他们是宋朝副宰相唐介公的后裔,村里共有12个进士。
同去的朋友说,这是一个值得走一走的村落,但光阴似箭,有许多可以看的地方,都未能走访,只好待下次有机会再重游故地吧。
蒋廷松
我们重走红七军北上“小长征”过全州之路全州才湾镇这些干部尊重英烈,可敬,为他们点赞全州龙水少将蒋晃的故乡真有红七军的标语吗?可惜了……走进民国少将蒋晃的故乡——全州龙水蛟龙田民间美食:寻味全州老城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