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今冬以来最强寒潮席卷全国。16日开始,桂林的气温也进入“暴跌模式”,平均气温下降12℃—16℃,高寒山区最低气温为-8℃—-2℃。 面对低温寒潮来袭,桂林交通运输部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全力开展强寒潮天气防范应对工作,确保全市交通安全畅通。 ●高速、公路部门 全力保畅通 12月16日、17日,受寒潮天气影响,桂林国省干线公路部分路段出现了今年入冬以来首次道路结冰现象。S线(永安关至龙胜)全州县天湖路段和S线(双牌至灵川)全州县云溪岭路段出现道路结冰,车辆可缓慢通行。 早在寒潮来袭前,桂林公路发展中心已提前谋划,提早部署,认真做好桂林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应急保通工作。发现部分路段道路结冰后,全州公路养护中心迅速出动应急抢险队伍,前往结冰路段进行抢险作业。 在抢险现场,工作人员进行了抛洒融雪剂除冰作业,迅速清理道路积雪,及时抢通冰冻路段。同时,全州公路养护中心还在结冰路段设置了标志标牌,提醒过往车辆注意安全。截至12月17日上午11时,此次抗冰作业共投入抢险人员45人,撒盐车1台,运输车4台,巡路车13台,融雪剂1.8吨,油料升,防滑链10副,标志牌18块,安全锥30个。 高速公路方面,记者从自治区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局第四支队获悉,目前桂林辖区高速公路暂未出现道路结冰现象。该支队已对桂林辖区高速公路路网内的隧道、长陡下坡、桥梁、收费站、高边坡、事故多发路段等重点部位进行全面检查。 据了解,桂林资兴高速、全黄高速、桂三高速等重点路段现已启动了低温预警系统。辖区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共储备融雪剂约67吨,融雪撒布机5台,锥桶约个、麻袋约个、桥梁渠化提示牌20套,移动哨兵2台、应急人员已全部到位,全力备战冬季除冰雪保畅工作。同时,“警路企”一路多方全员上岗,共同排班,全力以赴开展24小时不间断联合巡查,确保高速公路安全畅通和人民群众安全出行。 ●铁路部门启动冰雪 凝冻自然灾害Ⅳ级响应 为保障运输安全,自12月16日0时起,国铁南宁局对湘桂线局界至桂林、衡柳线局界至桂林、焦柳线局界至三江侗族自治县、贵广客专局界从江(不含)至桂林西,益湛线局界至江永路段启动冰雪凝冻自然灾害Ⅳ级响应。 记者从桂林工务段获悉,为有效应对今年以来最大的一次降温,该段从严格探伤检查、提升巡检质量、强化专业管理、狠抓设备检修等方面入手,深入研判线路设备状态变化,按照线路不同区段、不同状态,细化防断探伤周期和探伤重点处所、关键道岔;抽调业务素质较高的探伤骨干7人,组织成立双轨探伤工区,配备2台双轨探伤仪,大幅提高钢轨探伤检查效率;科学制定探伤检查计划,开启短周期、多频次探伤模式,对重点地段加密探伤检查频次,落实钢轨探伤和数据回放,实时掌握设备运行情况,将设备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桂林高铁基础设施段也快速启动了紧急预案,对低温预警区段增派值守人员,利用天窗点重点对钢轨道岔关键部位开展全面检查,及时处置线路病害,全力确保运输安全。 机场方面,入冬以来桂林两江国际机场结合冬季运行特点,抓好各个关键环节,扎实落实冬季运行保障措施,为旅客平安出行保驾护航。桂林机场提前梳理运行风险,对关键设备设施、保障车辆和重要运行系统进行专项检查,就排查出的问题要求有关单位限时整改。 此外,桂林机场早在冬季来临前,便已开展除冰液、防冻液等重要物资的储备情况检查,及时补充除冰雪物资。根据统计,库房已储备防冰除冰液、融雪剂、除冰吸液棉、推雪铲、除冰盐、铁锹扫帚等物资,满足在降雪条件下快速、充足的物资调拨要求。 ●市交通运输局 多措并举做好应对工作 记者从桂林市交通运输局获悉,为切实做好强寒潮雨雪天气防范应对,该局多措并举,全力开展强寒潮天气防范应对工作。 该局于13日下发了《关于做好强寒潮天气安全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各单位务必提前部署、压实责任,全力做好防范应对准备工作。15日上午,召开了全市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要求各级各单位全力以赴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16日,该局成立了督导检查组,全市交通运输行业共派出23个检查组,先后检查了38个基础设施(项目、企业),巡查公路km、水路45.1km。 此外,该局督促各县(市、区)交通运输部门结合气象预警,对不具备安全通行条件的地区,提前发布车辆停班信息,坚决杜绝冒险行车现象发生。 市交通运输局提醒,低温雨雪冰冻天气,驾驶员在出行前应加强对车况的检查,包括刹车、灯光、转向、轮胎等是否完好,提前了解天气情况和路况信息。出行时随车携带防滑链、应急灯、铁锨、食品等物品,做到提前预防,有备无患。 车辆行驶时注意观察路况和提示牌,小心谨慎驾驶,保持车距。在冰雪路上转弯或下坡时,必须将车速控制在能够随时停车的低速。如果遇到冰面上有打滑现象,不要急刹车,不要猛打方向盘,要降低车速,同时踩点刹车,让车慢慢停下来。
来源:桂林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