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漓水渔歌全州思源民俗博物馆游记

全州思源民俗博物馆游记

文/漓水渔歌

一直以来,对于古建筑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怀,这种情怀源自于儿时老家阁楼上收藏的那些雕刻精美的老木头。这些木头是我家老祖屋拆除时保留下来的木质构件,有枋梁、挑梁、斗拱、衬角、窗格等等。那上面雕刻得栩栩如生的飞鸟走兽、花卉人物,无一不是巧夺天工的杰作。年幼的我被这些饱含艺术生命的东西深深吸引,是它们在我幼小的心灵上种下了一粒艺术的种子,培育出了占据我身体里一小部分的艺术细胞。可是那时缺乏对这些艺术珍品的保护意识,它们或被盗,或腐烂,或被当作燃料化为灰烬,如今想来,真是痛心疾首!

全州思源民俗博物馆,我对这个地方仰慕已久,很想抽时间去玩一玩,看看那些早就印在我记忆深处的雕梁画栋,看看那里典雅而壮观的桂北民居。恰逢今年清明,在县城办完事后见天色尚早,便起了去思源民俗博物馆一游的念头,于是说走就走,任性驱车前往。

车子在细雨中穿过繁华的县城,转入被葱葱春色相夹的乡道,一路蜿蜒而行。路边小楼鳞次栉比的村庄与绿草茵茵的田野,还有那云雾缭绕的远山,在这细雨中舒展着朦胧的诗情画意。这伸进春天深处的乡道,偶尔会上下一个长长的陡坡,忽的又是或左或右视线不全的急转弯,使我忍不住打几下喇叭,惊起几只在水田里觅食的白鹭,迅速飞进地头的树林没了踪影。

当驶出小树林的一个小弯道,开阔的前方便是奔腾的灌阳河。这几天大雨使河水暴涨,浪头拍打着沿河堤修筑的水泥路,让我感觉险象环生。不过导航显示前方即将到达目的地,心中的兴奋挤走了恐惧,一轰油门,噼噼啪啪的大雨也跟着落了下来。我追赶着雨滴,片刻便安全到达博物馆前这个翠竹环绕的简易停车场。

大雨依旧未停,但也挡不住我参观的热情。只是受今年新冠病毒疫情所致,这里并无游客,显得清幽而宁静。所有展厅的原木大门都紧闭着,只有门口那一对古朴的石狮子在欢迎着我这位不速之客。

放眼望去,这个依山傍水的地方,除了给我满满的震撼以外还是震撼!那高高昂起指向天空的马头墙;那檐角上翘气派非凡的门头;那用青石板铺就很具古香古色的巷子,无一不透露出这个古建筑群的独特艺术魅力!穿梭其间,这一砖一瓦能让你感受到时光在倒流。虽然它的大门紧闭,无法仔细参观馆内的民间艺术瑰宝,但只要你触摸到这古老的青砖墙,呼吸到这里充满民俗味的空气,你依然能够感觉得到,一个有温度的桂北民间建筑群它那强大生命力!

泛滥的春雨还是没有停下来的迹象,我意犹未尽地穿梭在这黛瓦青墙之间寻寻觅觅,盼能遇见那个早已熟悉却从未谋面的身影,可是这里此刻只有雨点和一群在积水处觅食的土鸭。不知何处又传来了一声鸡鸣?一路寻将过去,在一栋尚未完工的古建筑旁,我看见了一个工作间,里面整齐地码放着一堆堆老木头,木工刨床下散落了一地的刨花,潮湿的春风拂过,隐约还能闻到木屑散发出来的芳香气息!我想唐以金老人应该午休去了吧。这位年逾古稀却依旧为保护弘扬我县灿烂的民俗文化遗产而无私奉献的老人,怎不叫人心生敬佩?当年他倾其所有,收购永岁乡清代蒋仁禄宅第、蒋子麟宅第、好铺学馆三座古建筑并将它们异地重建,如此浩大的工程,需要这位老人付出多少精力与心血啊!这当中的困难和波折是非一般人所能够克服与承受得起的!如今这份有意义的事业已成规模,他仍然像一位老将军,在挖掘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阵地上冲锋陷阵!

我依旧在黛瓦青墙中寻寻觅觅,仰望高高昂起的马头墙,那古典的纹饰还有朴素的线条,完美重现了远古的印象。无数块老青砖砌成一行行排列有序的方格子,在我眼前仿佛串起一串看不见终点的艺术密码。我摒住呼吸,想努力地去读懂它,却只有记忆给我刻绘出故乡那座老祖屋模糊的轮廓,它转而又变成了一个小小的符号,悄然融进了这一串神秘的密码当中……

大雨毫无征兆地停了下来,眼前景色顿时一片明朗。移步河堤远眺,滔滔灌阳河犹如浩浩荡荡的千军万马向湘江奔流而去。触景生情,临江沉思。不由想起大文豪鲁迅先生的一句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想这里就是我们全州众多民族文化亮点中独具特色的一个,它的光芒,将会从这里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End—————————

作者照

作者简介:漓水渔歌,本名蒋勇刚,生于七十年代的苦孩子。桂林全州县黄沙河镇人,以平凡之文字,刻绘岁月之痕迹。唯烂笔一支,涂鸦于白纸之上,借以忆往昔,消乡愁!现居桂林。《南国大家》签约作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2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