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个地方,有多种叫法的地名还真不少,笔者老家的村名,户口本、身份证是一个,但县里蒋姓编的族谱却写的是另一个,而路牌却写的是另一个。字虽不同,但本地读起来音相同,这样的事,笔者知道还真不少!笔者老家是没有名气的小地方,名字写错没有关系,但有些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地方,也一地两名或多名,就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觉山铺前沿阵地有一个地方,是日寇投降前在广西最后一仗的地方,传说还是舜帝南巡到达修有行宫的地方,也是传说秦始皇南巡中国走到最南的地方,它还是事关中央红军命运大战的地方,这个地方有多个名字,就让人有疑问了!这个地方现在叫觉山铺、也叫脚山铺,在年(国民党)广西省政府民政厅编的《民国二十二年度广西各县概况》里的地图写的是爵山。那么这个地方究竟叫啥名呢?
路经觉山铺村的湘桂古道已经废弃我幼时,曾听一些大人说起过脚山铺的事,说红军曾经在那里经历过一场血战,死过不少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接触到一些史书,才知道年在广西境内发生过的那场战役不是一般的血战,而是事关中央红军命运、事关新中国前途的大血战。这场血战我们现在称为湘江战役,当时国民党政府则称为全州战役。最主要的战场一是灌阳的新圩。那儿桂军对中央红军采取“打尾不打头”的作战策略,其目的是吃掉红军的后卫部队,一者可以向蒋介石交差,二者可以阻止蒋介石的中央军进入广西(防止广西的地盘被蒋介石的中央军吞并掉),并驱使已经过湘江的红军尽快离开广西,以免广西被“赤化”。另一场大血战,发生在全州县的脚山铺,那是训练有素的湘军对中央红军的殊死血战。湘军的作战目的,与桂军赶红军过境截然不同,他们是拚命阻止红军离开广西,妄想把中央红军围歼在全州、灌阳,以防止红军进入湖南后造成“星火燎原”之势“赤化”湖南,故这一场血战也打得非常惨烈。湘江战役发生的战斗次数之多可能无法统计,有些战斗可能永远不为人们所知了,但全州脚山铺、灌阳新圩两场大血战,却肯定是会让人们记住的,因为他们是关系到中央红军命运的两大血战。有些史学家称新圩血战为桂军对中央红军狠狠地打,称脚山铺为湘军对中央红军拚命地打,而其他地方的战斗则是可打可不打的,笔者认为那种分析是有道理的。
我心里一直是脚山铺这个名字。后来发现此地有多个名字,是我从事党史县志工作的事。翻阅史书,发现此地又冒出了一个觉山铺,同一个地点,却有两个地名。其原名是脚山铺,还是觉山铺?参加工作多年来,一直让我有所困惑。
红军将军家属在全州县档案局的领导陪同上图为红军将军家属(左)在全州县档案局的领导陪同下走访觉山铺
后来为外地朋友当讲解员,陪不少新闻媒体、老红军、老干部走访了脚山铺。对于有关媒体既叫脚山铺,又叫觉山铺的事,有的同志颇为不解地问我,这地名究竟叫脚山铺,还是叫觉山铺,为什么有两种叫法?我凭直觉,认为普通话的“觉”,与全州话的“脚”谐音,外地人听到“脚山铺”,便误以为是“觉山铺”,故以讹传讹。自己虽然这么说了,但解释得对不对,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为了弄清楚究竟是觉山铺,还是脚山铺,我翻阅了不少资料,也没有找到答案。就是一些史书,既有用脚山铺的,也有用觉山铺的,如原由中共桂林地委主编、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红军长征过广西》用的是脚山铺,而由自治区宣传部等单位主编、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用的是觉山铺;聂荣臻在回忆录里用的是脚山铺(后来他给脚山铺血战题词用的却是觉山铺),而杨成武、李聚奎、谭政等将军在回忆录里用的却是觉山。我又查询本地史书,既有用脚山铺的,也有用觉山铺的,甚至同一本史书里,两个名字都同时用哩。
聂荣臻元帅给觉山铺阻击战烈士题词
是觉山铺,还是脚山铺?为弄清这个问题,当时我就这个问题问了一下我八十多岁的父亲。我父亲说,就是叫脚山铺。他还说:“爷爷在世时还说过,脚山铺是明朝在全州境内陆路官道没途所设的十五铺之一,因为设在山脚下,故名脚山铺。”我后来翻阅了《全州县志》,发现上面对此有所记载。
有一次路过脚山铺时,为了进一步搞清楚是脚山铺,还是觉山铺,我特意去村里问了几位脚山铺村的村民。村民听说我是党史县志办的,想了解他们村的村名来由,便争先恐后地向我介绍说:“咱们村原来一直叫做脚山铺!”“后来又叫觉山铺,那是年红军来了以后的事。”一位老人说:“有句俗语叫‘一脚达三乡’。过去,全州共划分为六个乡,咱脚山铺属恩乡,与长乡、宜乡交界,站在咱的地界,一‘脚’能达三乡的地界,不可能是一‘觉’达三乡,这一点,年轻人可能知道得不多。”我又问:“那你们村名现在叫啥?”一位老者说:“现在吧,两个名字都叫,都不算错。”
看来,脚山铺与觉山铺一地两名的叫法,还将同时叫下去。
后来山东省有位搞历史的同志来全州县党史县志办了解全州“黄沙关”的资料,我们这里没有找到,我带他去县档案馆去查。在那里,碰巧看到全州县地名委员会年9月编的编的《全州县地名录》,从那里找到了脚山铺地名来历的记载:“人,王唐伍卢四姓,因居山脚处要路开设小铺而取名。”
脚山铺与觉山铺一地两名的叫法,虽然还将同时叫下去,但由于此地有聂荣臻元帅的题词“觉山铺”,故当地官方一般用觉山铺。至于聂荣臻在回忆录里用的是脚山铺,后来他给脚山铺血战题词用的却写的是觉山铺,这里有一个原因也是有趣的,不过那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蒋廷松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