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炳麟传#
年6月23日,桂林广播电视台《文化桂林》栏目摄制组走进晚清名御史赵炳麟的故乡桂北全州县绍水镇塘口村委乐家园自然村。
赵炳麟故居经过文物部门的维修。但这只是其原来故居很少的一部分。
清朝时期,全州出了两大著名御史,一是龙水镇桥渡村有“小包公”之称的谢济世,一个绍水镇乐家园有“铁面御史”之称的赵炳麟。
故居内
因为赵炳麟与湖南湘潭赵启霖、福建甫田江春霖敢于直谏,勇于弹劾贪赃枉法的权贵,声振朝野,时称“三霖”(麟与霖音),当时朝廷正直官员美誉他们三人为“三菱公司”(当时北京有日本著名的“三菱公司“,在此借用谐音)。
记者采访地方史学工作者
赵炳麟因为考进士时光绪皇帝欣赏其策论,被光绪皇帝直接从三甲提至二甲。光绪皇帝对赵炳麟有恩。在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发生矛盾欲废光绪帝时,赵炳麟力保光绪帝不能废之。他曾经将袁世凯弹劾下台,欲除之,但没能实现。袁世凯则对他又打又拉,两次授予其职欲拉拢未成,也想了除掉这个对手。
记者采访当地老人
宣统皇帝有十位老师,桂北占了两位,他们是赵炳麟与灌阳县的唐景崇。赵氏一家的声誉在村民嘴里有很好的口碑。一个村妇女说,古墓被盗之风盛行时,赵母墓也被盗挖,她去看了,金银首饰被盗一空,人却是像睡去了的,但口中的金牙被盗贼扳去了。
从记者的采访中,我们知道了许多我们从书上不知道的内容。
兴安县有名的学者杨迪忠看了小编《全州最高的诰封碑在哪儿?会不会是这一块?》,到全州亲自调研。据他解读,这是宣统元年诰封赵炳麟叔祖父为中宪大夫,叔祖母为恭人的四品诰命碑。
记者前往诰封碑
杨迪忠考察后,对此诰封碑作了测量,此诰封碑宽1.05米,高约4.6米。这么高的
诰封碑令记者们感到惊叹。我至今还没见过全州的诰封碑有比它还高的。
记者们与绍水镇领导、地方史学工作者和村里的老人在赵氏门楼与古村大门入口合影
据当地人说,维修后的故居现为四位村民所有。拍摄电视时,虽然提前通知了,但无人打扫,室内显得非常杂乱。令人感到遗憾。
听一位村民说,上面给钱维修,修好后还是原主人的,但也有个别村民不允许政府维修。听罢,真是令人叹息!
蒋廷松
走进红军过广西住过的古村——灌阳县同德腊尾底村
晚清著名监察御史赵炳麟传7:庚子年逃难行色匆匆
绝命后卫师政治部主任蔡中牺牲地在哪?他家乡的史志工作者这样说
端午叹屈原(杂文)
老虎谢恩(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