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毛竹山村丰收节里笑声欢

免费多视频网站vip会员账号 http://m.360xh.com/xinwen/3260/66346.html

「本文来源:广西新闻网」

王新明领着供电所的员工到他的葡萄园,分享丰收的喜悦。广西新闻网通讯员马华斌摄

收购商在村里收购葡萄。广西新闻网通讯员俞超摄

广西新闻网南宁9月23日讯(通讯员马华斌陈钦荣俞超廖竞宇)9月23日,农历秋分,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广西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毛竹山村,村民王德利早早就来到葡萄地里,采摘成熟的阳光玫瑰、蓝玉、红提等葡萄。“今年葡萄亩产超过斤,比去年多了斤左右,总产量有3万多斤。”王德利手里忙个不停,脸上挂满笑容,他家种植了12亩葡萄,今年收入预计能超过14万元。

走进毛竹山村,一幢幢楼房掩映绿树丛中,错落有致,一排排葡萄棚整齐延伸,层层叠叠,一串串葡萄挂满枝头,晶莹剔透。“今年毛竹山村葡萄总产量有望突破万斤!”毛竹山村党支部书记王新明兴奋地说,今年气候条件好,种植技术更成熟,加上葡萄园用电抽水灌溉更便捷,葡萄品质更好,“每斤售价比去年高1块钱,总销售额预计超过万元!”

成熟的不仅是葡萄,还有乡村旅游等多种乡村振兴新模式。村民们在丰收中品尝葡萄的甜蜜,也共享乡村振兴的幸福。全州县依托红色旅游资源,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从湘江战役纪念馆到毛竹山村,只用不到20分钟的车程。葡萄熟了,毛竹山村的乡村旅游更火了。

“我们家有12亩葡萄,今年都用电抽水浇灌,护理得还好,挂果比往年多,也比往年好。”刘美庆掩饰不住内心的高兴,笑起来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罗玲玲更是乐不可支,喜笑颜开。她家的小卖部,从无到有,现在卖冷饮的冰柜,已经增加到6个,自己做的手工凉粉,最多一天能卖上百碗。

凭借地道的农家食材,李和秀家的农家乐,做得红红火火。看着家人忙碌的身影,看着家里游客满座,李和秀笑得合不拢嘴,“来我这里的很多客人,喜欢开着空调吃火锅!”

王福生刚刚摘下的巨峰葡萄,回到村口,就成了游客们的抢手货。还有更多的游客则蜂拥到地里,自己采摘。葡萄园里,游客络绎不绝,欢笑声此起彼伏。

如今的毛竹山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葡萄种植专业村,全村46户种植葡萄总共多亩,年,人均收入达到3万多元。走在环村步道上,看见南方电网广西新电力集团全州供电公司才湾供电所的员工还在忙碌,维护供电线路,毛竹山村党支部书记王新明竖起大拇指。

供电党员服务队在给毛竹山村近期新安装的葡萄滴灌系统进行检查。广西新闻网通讯员马华斌摄

南方电网广西新电力全州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正在毛竹山村维护供电线路。广西新闻网通讯员马华斌摄

王新明说,现在生活好了,家家户户家用电器也多了。供电部门很贴心,不仅投入资金改造了原来的老旧线路,建起了漂亮的配电房,更换了新的变压器,还为村里的葡萄生产着想,给葡萄园安装抽水用电源装置。如今葡萄种植都用电抽水灌溉,最近还安装了一套滴灌系统。

据了解,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南方电网公司的支持推动下,年8月27日,南方电网广西新电力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央地合作方式应运而生。两年来,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在新电力辖区投入电网建设资金亿元,超过该区域前12年投资的总和。其中,投入万元,为毛竹山村进行电网升级改造,变压器容量增容到千伏安,为毛竹山村乡村振兴提供满格“电动力”。

村子发展起来了,到访游客越来越多。毛竹山人又有了新的目标——发展葡萄采摘体验、农业观光旅游、农产品深加工,让村庄美和环境美有机融合。往年农闲时还得外出务工的王德利也有了新计划,“今年不走了,家乡发展越来越好,卖完葡萄我打算买辆车,下一步还想开农家乐,对以后的生活越来越有信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25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