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新闻网讯(记者杨玉捷通讯员戴志鹏)“今夜渡江何处宿,雪峰山在月明中。”立冬,登雪峰山,只见山峦染翠,鱼跃鸥飞。
段许林仿佛头一回见到这样的雪峰山。两年前,他拗不过妻子的执意,举家搬回这个曾被小水电发电造成生态破坏的“山窝子”。此刻,他庆幸自己回来了。
在怀化,崇山峻岭间,河川峡谷中,镶嵌着座小水电站,这些如星星般散落在山乡田野的小水电站,点亮了山区百姓的生活,为地方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成为几代人的记忆。
大江东去,浪淘尽。几十年风云变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小水电规划设计不合理、开发利用无秩序、生态发展不平衡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要想继续发展,转型、清理、整改势在必行。
年,长江经济带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启动。怀化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殷殷嘱托,扎实推进小水电清理整改,取得明显成效。截至10月10日,提前50天全面完成全市座小水电站清理整改任务,居全省前列,得到水利部和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受到广大群众的点赞好评。
入夜,万山丛中灯火点点,一座座转型升级的小水电站如银河撒落山水之间,沿河两岸绿意盎然,美景如画。
“坚持书记抓、抓书记,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具体负责、部门分工协作、电站包干落实’的高效指挥执行体系“——高位推动,“硬核”机制凝聚合力
我市水能资源蕴藏量丰富,小水电点多面广,清理整改难度较大。
自长江经济带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开展以来,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切实增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政治责任,坚决把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作为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全域推进五省边区生态中心市建设的重要政治任务来抓。
省政协副主席、市委书记彭国甫多次听取工作专题汇报并做出批示,“要较真碰硬抓好小水电清理整改,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清到位、改彻底,扎实开展绿色小水电创建,进一步改善河流水域生态环境。”市委副书记、市长雷绍业主持召开联席会议,多次深入一线督导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
把各项决策部署、整改措施落到实处并不容易,怀化给出的答案是: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具体负责、部门分工协作、电站包干落实”的高效指挥执行体系。
整改伊始,我市从强化责任上下好“先手棋”。建立由分管副市长任召集人,市政府办、水利、发改、财政、生态环境、工信等10部门参与的市小水电清理整改联席会议制度。
从成员单位抽调骨干力量,整合部门职能,打破层级、部门壁垒和“数字鸿沟”,实行集中办公、集成工作、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确保决策执行一竿子插到底。
年开始,我市创建联席会调度会制度、督办会制度,确保政令通达、渠道通畅。到目前,共召开专题整改推进会13次。
调度会、督办会等机制的实施,缝合了整改工作中的管理空白,弥补了各种“短板”,一道道未解难题相继迎刃而解。
考核是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实效的重要途径。去年,我市制定出台《怀化市小水电清理整改实施方案》,压紧压实县市区人民政府政治责任、各职能部门监管责任、各小水电站主体责任,并将小水电清理整改纳入全市河长制工作内容和考核体系,倒逼各电站包干落实清理整改工作,确保工作推进速度和质量。
在攻坚的最后关头,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会同市联席办对清理整改工作开展联合督查,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定期收集各部门、各县市区进度和问题,形成“一张清晰进度表”,对进度较慢的县市区和配合不力的市直单位及时启动约谈、督办机制。
高效的指挥执行机制,使各级各部门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各司其职、相互配合,一张落实到每一个人、每一个站的责任网覆盖了全市座小水电站,防止“管理死角”和“责任真空区”。
“坚持问题导向,根据‘缺什么、补什么’,实行一站一策,让小水电向绿色生态发展转型”——分类施策,让水更清风景更美
小水电清理整改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全面整改,需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一站一策,精准治理。
如何做到精准分类施策,唯有摸清底数,找到堵点、难点。
针对我市小水电点多面广、具体情况千差万别的实际,市水利局联合市直成员单位在以县市区为单位开展小水电排查摸底的基础上,重点核查其涉及保护红线、履行项目审批、环境影响评价、土地预审、林地征(占)用等手续情况,是否具有防洪、灌溉、供水、单一电源等公益性功能及生态流量下泄情况。
根据摸底排查情况,聘请第三方机构开展综合评估并编制《小水电清理整改综合评估报告》,提出退出41座、整改座、保留3座的综合评估意见。
通过综合评估,根据“缺什么、补什么”“一站一策”的原则,我市逐站制定包含生态修复方案在内的退出或整改方案个,稳步推动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有序开展。
各电站业主根据“一站一策”要求,积极对接,逐一落实,按时按质完成各项清理整改意见,确保清理整改工作如期完成。
在全市退出的41座小水电站中,位于洪江市雪峰山森林公园的林场水电站就是其中之一。
初冬的阳光温热,行走在雪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眼前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湖水清澈,群山绵延,云雾缭绕,似人间仙境。
几年前,这里却不似这般好光景。80年代初,装机容量千瓦,年发电量60万千瓦时的雪峰山林场水电站建成,这座小水电站曾为公园林场的职工和周边乡村提供了照明、灌溉等生产生活上的帮助。
随着时间推移,小水电的生态和环境问题凸显,河道干涸、植被破坏……日益暴露的弊端让其处境艰难,清理整改刻不容缓。
年,长江经济带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启动,林场水电站由于涉及生态保护问题属于退出关停对象,对此,洪江市水利局根据“一站一策”原则,对平山塘水电站制定了退出关停实施方案。
今年上半年,林场水电站全面退出关停,与此同时,雪峰山森林公园对该区域进行整体规划,将其作为生态旅游景点来打造,现上中下三个阶梯形湖面已形成,达到了修复生态、提高水质、美化环境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如今,老电站退出后,雪峰山焕发了新的生机。
靖州太阳坪水电站拦水坝拆除后,家住下游的李梅逢人就夸:“关停小水电站是明智之举。”
太阳坪水电站地处沅水一级支流,是一座引水式发电站,站内所处的位置是埋头鲤种质资源保护区核心区范围。该水电站于年建成投入使用,装机容量千瓦,年发电量万千瓦时,属于立即关停对象。
由于发电引水造成河道断流,对流域内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系统造成破坏。今年8月4日,靖州水利局联合相关部门关闭了这一水电站,并对拦河坝进行拆除,短短4个月时间,水电站所处的河段生态得到较大改善。
雪峰山林场水电站、太阳坪水电的退出关停是我市小水电清理整改的一个缩影。
在全市座小水电站中,针对退出类小水电,我市要求除仍需发挥防洪、灌溉、供水等综合效应的水电站外,其他的均拆除拦河坝、封堵取水口,消除对流量下泄、河流阻隔等影响;未拆除的,及时进行生态修复,同时对业主、周边群众反映大的退出项目,进行社会风险评估,确保不造成新的生态环境破坏和安全隐患。
针对保留类,我市将其纳入常态化环保监管体系,组织动员电站积极开展绿色水电创建申报工作和小水电标准化创建工作。
针对整改类,我市坚持“一站一策”,对手续不完善的,督促小水电业主完善手续;对不满足生态流量要求的,采取增设或改造生态泄放设施、优化生态调度运行等工程和非工程措施保障生态流量,并开展在线流量实时监测;对存在水环境污染或水生态破坏的,实施污染治理、增殖放流、必要的过鱼等生态修复措施,同时采取植被恢复措施,推动裸露地表植被全覆盖的,确保整改一座、销号一座。
站在通道晒口水库水电站的拦水坝上,只见大坝的一头波光粼粼,清澈的河水与远处的青山群峰相接相融。另一头,坝下生态机组泄放的河水汩汩流出,清澈见底,人与自然一片和谐,令人心旷神怡。
晒口水库水电站位于通道县县溪镇,大坝坝高49m,水库最大库容1.34亿立方米。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中的讲话精神,根据“水电站清理整改实施方案”,在此次小水电清理整改工作中,该水电站的整改内容是增加生态流量排放功能。对此,电站花费近20万元改造安装了生态流量排放及监测、监控设施,并将监控数据直接传送到省、市平台。“电站以前在非发电状态,尾水河道基本处于断流、干枯状态。进行改造后,通过生态流量排放设施,能保证尾水河道有不低于1.13m/s的生态流量,确保了下游河道的生态需求。”该水电站站长张万军说道。
一站一策一盘棋。如今,一个个小水电站像颗颗夜明珠,在绿水青山中散发新的光辉,而它的背后是积极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通道,更是实实在在的绿色发展红利。
“以水利部门为牵头单位,相关部门协同作保障,全力以赴抓整改,‘快马加鞭’赶进度”——部门协同,促小水电“绿色”嬗变
“小水电向绿色转型,我们绝对支持,但是电站涉及多名业主股份,该怎么解决?”“你放心,这个问题等我们几个相关部门讨论以后,一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年3月上旬,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抽调水利、林业、发改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13个工作组,与多名电站业主面对面进行交流,对业主提出的疑问解释答复,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在此次整改工作中,上下联动、部门协同成为最有力的行动之一。我市水利、林业、发改、自然资源与规划、农业农村等部门发挥专业作用,主动靠前、优化服务、共享信息、密切配合,提高了工作效率,推进了工作进度。市水利局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派出班子成员分组深入实地现场指挥,派出水利专家余人次现场“问诊把脉”,破解难题,化解矛盾。
市林业局第一时间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林地、执法、纪检等相关部门为组员的全市林业手续补办工作专门督导小组,下到全市各个小水电站为电站业主补办完善林地手续。到目前,我市完成整改类小水电站清理林地手续补办个。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成立小水电清理整改用地保障领导小组,结合全市实际印发了《关于加快补办整改类小水电项目用地手续的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了不同年份对小水电用地手续的认定发市,细化了不同类型小水电组卷报批程序,明确了涉及基本农田和生态红线的处理办法。
由于很多小水电站建站历史较早,情况复杂,补办环评难度大,对此,市生态环境局采取召开现场技术帮扶会的方式,“一对一”对电站业主进行政策宣传和思想疏导工作,督促指导小水电业主补办环评。
为使小水电能彻底整治到位,不留死角,该局在完成省级任务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多次排查甄别核准其他遗漏需补办环评小水电数量,目前已全部按要求进行补办。
市发改委先后印发《关于加快补办小水电清理整改类项目立地(核准)手续的通知》《怀化市发改委补办小水电清理整改类项目立项手续操作流程》等文件指导县市区加快开展项目核准手续补办。截至9月底,全市发改部门共办结座电站补办立项手续。
“发展绿色小水电,走生态发展之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整治集中期,在靖州乡村的大街小巷,这种体型不大、带着小喇叭“走街串巷”的宣传车随处可见。
“不论是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