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巡抚杨芳笔下的全州九疑山

北京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作者:蒋明远

杨芳,四川太平县(今万源市)人。历官鄞县知事、山西布政使、广西巡抚、兵部右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等职。

巡抚杨芳

明万历二十七年(),杨芳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广西。杨芳在广西主政八年,游遍桂林的名山秀水,所到之处,挥毫泼墨,在七星岩、叠彩山、还珠洞、龙隐洞和全州湘山寺等多处名胜古刹留有题刻。

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年)巡抚杨芳到全州县游了湘山寺,湘山寺是广西最古老的佛教寺院,素有“兴唐显宋”之美誉,“楚南第一名刹”之雅称。杨芳在游览湘山寺期间题《游湘山寺》诗,《游湘山寺》镌刻在湘山寺妙明塔下的飞来石旁。

《游湘山寺》

现录巡抚杨芳《游湘山寺》如下:

“宝刹名山两擅奇,相传无量涅槃时;禅参落日明初观,境托浮云接九疑。会见藏舟穷窈窕,谛观习坎咏涟漪;湘源风景图难尽,谁是王丞画里诗。”(无量佛凡十六观,以看日没*初观)

巡抚杨芳《游湘山寺》诗中的“宝刹名山”是指“楚南第一名刹”湘山寺。

诗中的“无量涅槃”是指无量寿佛全真法师于唐至德元年(公元年)四月,到达湘源县(今广西全州)开创净土院,开演大乘教义,高僧从者甚众。在全真法师主持净土院78年后,岁高龄的全真大师在“会昌毁佛”期间,为避开那场全国性毁寺灭佛的锋芒,独自隐居釜山(今全州县宝鼎岭)长达12年之久。隐居期间,全真创作了大量宣传佛教的诗歌和偈语,著作有《牧牛歌》、《遗教经》、《湘山百问》,为探索长寿之谜提出了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唐咸通八年(公元年)于农历二月十日佛教“松花大会”端坐圆寂,享年岁(另说岁)。由于全真德懋寿高,远近都尊他为“寿佛爷”、“无量寿佛”。

公元年,宋徽宗加封全真为“慈佑寂照妙应普惠大师”。此后,清朝康熙皇帝为其亲书“寿世慈荫”匾额,咸丰皇帝封全真大师为“保惠无量寿佛”。五代后晋天福四年(公元年),楚王马希范因湘山为全真大师坐化之地,向后晋高祖(石敬瑭)奏准将湘源县改为清源县,并置全州。全州以寿佛“全真”第一个字冠名,相沿至今。

诗中的“境托浮云接九疑”是指作者追溯联想起无量寿佛全真法师在“会昌毁佛”期间,为避开毁寺灭佛的锋芒,独自隐居全州西北山岭中的履釜山(今全州县宝鼎岭)修行长达12年之久。而在全州西北山岭中的履釜山、九疑山、祝融山等山岭都是全真法师飞锡之地。

诗中的“湘源风景图难尽,谁是王丞画里诗。”是指湘源全州的风景如诗如画一样的美丽。

附一:

全州西北山地有儒释道文化三大名山,它们是祝融山、覆釜山、九疑山。

此三大名山在全州志确定在全州的西北山地。《全州县志》“地理”记载全州“西北山地:在县属西北,南接兴安,北界湖南西,至寨圩、咸水圩一带,重峦叠嶂,面积广阔,为越城岭之支脉。”其中有覆釜山、祝融山、九疑山。

全州西北山地的界定范围:南界在全州县与兴安县的接壤处,北界与新宁县接壤,自北界新宁县经全州县的西延(今资源县)、大西江镇、龙水镇,到才湾镇的寨圩,再往南延伸到绍水镇、咸水镇,又回到全州与兴安接壤处。

此三大名山在县志这样描述。《全州志》“舆地”记载:在全州的一都文桥镇谏山一带登上谢花峰山顶,眺望全州西北山地的景况:“谢花峰在一都层峦奇矗,高出众山,登其绝顶,则祝融、九疑、覆釜诸峰隐然在目。”《全州志》“舆地”又载:全州西华山脉的祝融山、九疑山、覆釜山诸峰从夷狄大西江青瑶峒向前延伸,是苗瑶夷狄地区与内地的分界线的情况:“覆釜(山),郡第一大山,远近诸峰视若嵝,脉连九疑、祝融,拱界夷夏。”

以上《全州志》“舆地”记载将全州“西北山地”分为“祝融、九疑、覆釜诸峰”三个山地群组。此三个山地群组大致是按儒、释(佛)、道的影响来划分的三大文化名山。

附二:

先秦至西汉的文献古籍都记载舜帝葬地在全州

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了这段历史:舜帝“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司马迁是治学严谨的史学家,他为撰写《史记·五帝本纪》,“窥九疑,浮于沅湘”,亲临全州九疑山做了实地考察,并根据西汉的前朝秦代的秦始皇为纪念舜帝葬于全州九疑山,而在今全州县地设置秦县建制零陵县的历史,而郑重地作出了这个历史结论。这个历史结论是说零陵得名于舜葬九疑山,零陵地名最早出现在今广西全州,其原因就是零陵县内(今全州县地)有九疑山,舜帝就葬在零陵县境内(今全州县地)的九疑山。自此,舜帝与九疑、零陵便融为一体。

《山海经》定位了舜帝葬地在全州九疑山。《海内东经》载:“湘水出舜葬东南陬,西环之,入洞庭下”。而舜帝葬地全州九疑山的东南就是湘江发源的兴安县境内海洋山,湘水沿发源地的水源山海洋山西环而流,最后流入洞庭湖。舜帝葬地二者方位相互吻合。《海内经》载:“九疑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而全州九疑山就在秦始皇设立的长沙郡零陵县的边界之内。《大荒南经》载:“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舜与叔均之所葬也。”而清代嘉庆年间的《全州志》卷之首·图(第9页)的西延地图就根据全州西延扶夷苗地仍保留着先秦时期的“赤水”这个原始河名,将流经赤坨、赤水洞的夫夷水标注为“赤水”。这条赤水的东面就是苍梧之野的全州九疑山,二者也完全一致。

零陵是我国最古老的地名,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地图集》中说:我国共有夏代以前的古地名34个,而夏代以前出现的上古零陵就是其中之一。秦始皇为纪念舜帝葬于全州九疑山,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年)在今全州县地设立了秦县建制零陵县。县治在今全州县城西南78里处。秦始皇还曾南望古零陵县今全州境内的九疑山方位遥祭了舜帝(《史记秦始皇本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zl/5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