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廷松
年10月12日,我们全州县红色史料征集小组去凤凰镇参加该镇召开的红色史料征集工作座谈会。在这个红军血染的乡镇,曾经发生过红军血染湘江的惨烈一幕,估计有一万数千人牺牲在该乡镇辖区。而在这个发生悲壮史实的地方,当地民众果然能讲述许多老一辈传下来的红色悲壮故事。
凤凰镇召开红色史料征集座谈会
湾里村蒋寿生讲述先辈的故事:主力来之前,红军侦察兵住那儿三天三夜,后来朱德、毛泽东也住到了他们村。现在朱毛住过的房子还在。村里岩洞有红军写的字。
蒋寿生说,他们村有五个人去当了红军,包括那个蒋授理的。红军过全州时,县志记载有77人参加红军,真实数字可能要比这个多得多,但多数为革命牺牲了,能活着回来的较少。蒋授理算是他们村比较幸运的一个。蒋授理年3月出生,在参加攻打娄山关的战斗中因为作战勇敢,战斗结束后被提为班长。年加入共青团,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曾在八路军总部工作,任山西晋东南八路军前总司令部科员、参谋、侦察队长、炮兵团参谋。解放战争时期,任绥远军分区骑兵第一团参谋、军分区教导队长、山西俘虏军官团大队长。新中国成立后,任四川成都、川西军区俘虏军官教导团第三团副团长长兼参谋长、第六团副团长、云南军区文山军分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副师级。年转业到云南陇川县樟凤农场任场长、党委书记。年任昆明农林学院总务长、云南林学院总务长、云南农业劳动大学党委委员、林学系党总支书记、云南林业学院总务处长、党总支书记、西南林学院纪律检查组副组长。年离休。年病逝。
该镇大坪村唐家唐熙讲述了红军在他们村附近战斗的故事。而过去,包括我在内的史志工作者由于调查不够深入,以为红军在这一带没有打过仗。
大坪村委干部唐熙讲述彭绍辉师长亲自指挥红十五师在壁子石山(离村里的祠堂只有三四百米远)与敌人血战三四天的故事
听老人们说,红军很好,他们在彭师长的带领下,纪律严明,红军住村旁的柳树边守护着渡口,从不扰民。百姓感恩,许多人加入抬救红军伤员的救护行动。百姓将断手断脚的红军抬到唐家公堂里,让红军医生治伤。其中有个四川姓佘的红军伤员因为跟不上队伍,在当地民众的帮助下,改姓唐,叫唐忠林。后来唐忠林便在这里成家了。
望高华村蒋济勇,民国11年生
望高华村蒋济勇,现年95岁,曾亲眼见过红军过湘江的惨像。在飞机扫射轰炸下,随着红军的不断倒下,湘江真的成了血色!而两岸也满目红军碎肉,红军的肌肉,挂到树上到处都是,真的很惨!
凤凰德胜初中党支书马意老师
凤凰德胜初中党支书马意老师说,他听他父亲马光赐讲,红军来那年,马光赐帮人打工,知道红军是穷人的队伍,便帮红军做饭。并为红军带路过从李家村对面过湘江(塔山脚面厂边)。红军叫马光赐一起走,马光赐便跟着去了。到咸水白竹村委茶叶山,红军与拦截的桂军发生了激烈战斗。马光赐见战斗这么激烈,就有点害怕了。红军见罢,问他怕不怕,如果不怕,待安全了,就跟部队走。凡十字路口扎草标的地方,都有红军标有箭头,沿着箭头指的方向前进就行了。红军冒着敌人的枪弹前进前,还给了马光赐一把梭标让他护身。这梭标马光赐一直留着,直到年一场大火才把梭标烧掉了。
马意老师还讲了一个故事: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有位参加过长征的人来这里找恩人。那人说他在过湘江时,受伤动不了,而伤亡的红军遗体发出难闻的气味。有个叫野鸭蛋地方的人挑柴卖,经过大战过后的凤凰嘴时,见他受了伤,便救下了他。他现在想来这里向救过他的恩人致谢。但问来问去也找不到那叫“野鸭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