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25日上午,一位名叫何显月老桂北游击队员走进桂北全州县红色旅游办公室。向笔者讲述了一段与红军与他父亲等瑶民有关的长征往事。
何显月是湖南省道县仙子脚镇竹王庙村委小岭头自然村人。解放战争时参加过桂北游击队,在邓崇济(解放后全州县第一任县长)任大队长的第六大队蒋玉民的武工队工作,蒋玉民病后,他接任武工队队长。解放后参加人民解放军第49军师独立团第3营第3连第2排排长到广西九万大山剿匪。战斗中,身负多处与敌人拚刺刀留下创伤。后来在全州县白宝乡供销社离休。
何显月讲父亲送董必武入清水关进广西何显月说,这段往事是他父亲讲的。他父亲何竹顺,瑶族,生于光绪丙子年(年)。年8月21日他父亲辞世时讲述了一个为董必武带路从湖南道县入全州县东山瑶乡清水关进入今广西的故事。
何显月来到此办公室讲红色故事他说,听他父亲何竹顺讲,红军来到湘桂边关时,当时白崇禧在湘桂边界雷口关、永安关、高木关都有重兵把守,四大名关只有清水关无兵防守。有一天晚上,来了一些红军,要从湘桂边界清水关进广西。他们来到竹王庙山上,村民何荣恺说,从这里不能去清水关,要走烧干洞(音)、中心宅、到小岭头。红军便跟何荣恺来到小岭头,叫上我父亲何竹顺一起,将他们带到了清水塘。到清水塘后,此村村民何荣星、唐修林也加入为红军带路的行列。他们四人将这些红军带过清水关,到原属灌阳县现属全州县东山瑶乡古木村缠粟山(音)才回家,回家时,还是夜晚。听他父亲说,这些红军的头上都点有照明的火。为首的红军领导还对他们说了一些话,大意是他名叫董必武,革命胜利了可以去找他(没给带路费)。
清水关古城墙桂北全州以东湘桂边界四大关口,由于公路建设的迅速,除清水关保留着原貌外,其它三大关口已经不复存在。通往这里的路,是一条简易的公路,一般小车不通,越野车尚可通行至附近。这是中央红军长征先遣军团第六军团最先入关进入广西的地方,号称红军万里长征第一关。电子地图显示在湖南道县境内,也有湖南朋友写该万里长征第一关在湖南道县。经笔者实地走访,古关口清水关在全州县东山瑶乡斜水村委上马山自然村(原属广西灌阳县)所辖地,但离两省交界的划界线不远。
湘桂边关四大名关之一清水关我用笔记录了何显月老游击队员的讲述。但全州县红色旅游办公室有的同志听了,觉得这事不可信。有位姓唐的同志说,董必武的队伍不是前锋,不可能舍近求远从清水关过关。
从全州通往清水关的湘桂古道据中央文献出版社年《董必武传》介绍,董必武先生长征时任干部休养连的党总支书,队伍里有一百个男人和二十五个妇女,还有老弱病者,贺子珍与蔡畅都在此连。连长叫侯政、指导员叫李坚贞。有人给此连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天下第一连。董必武被称为是这个连保护神。根据笔者掌握的资料,正常情况下他的队伍随军委二纵队(代号红章纵队、又名中央纵队、第二野战纵队)行动。而军委二纵队有资料记载是从湖南道县进入湘桂两省交界之地雷口关进行广西灌阳县的。
对于老游击队员何显月先生的讲述,不知你怎么看?
蒋廷松原创
全州红色旅游进展迈上新台阶,数万英灵将有归处,未来形势喜人哟
走访桂北全州名胜炎井古炮台
发生在我老家的一件怪事,我至今也想不明白,不知你怎么看?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93军陈牧农军长守全州是不战而退吗
揭开龙胜县龙坪大火有关“特务”问题的几个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