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桂林日报
本报讯(通讯员唐新梅包文聪记者孙敏)盛夏,在全州县龙水万穗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游动的禾花鱼掀起阵阵涟漪。“上个月下的苗,现在正长得肥,预计我这个田能捞出近两百斤。”近日,走进全州县龙水镇辛田村,村民谢石林对禾花鱼产量充满了期待。近年来,龙水镇以龙水万穗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聚龙生态园为核心,联合桥渡、同安、辛田、光田、长井等村形成禾花鱼养殖特色产业带,突出禾花鱼特色产业,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 全州县龙水镇辛田村是传统良田区,生态环境好,土壤肥沃,排灌条件优良,是优质禾花鱼养殖区。全州县龙水镇辛田村党支部书记吴政芳介绍,龙水镇建成了50亩连片、亩连片的村集体经济禾花鱼养殖基地。基地由合作社出资购买鱼苗和鱼饲料,与农户签订5年的禾花鱼养殖合作协议,通过农户代养的方式,提供高质量的禾花鱼由合作社销售。待禾花鱼上市时,还根据时令和市场,推出一批纯手工烘烤禾花鱼产品,进一步提升禾花鱼附加值和拓宽产品销售区域。这种方式不仅带动了产业发展,还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增收,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与此同时,龙水镇党委发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政企”作用,打造龙水镇禾花鱼特色农业党建点,成立禾花鱼养殖“党群互助小组”,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从育苗培育到禾花鱼销售实行全过程跟踪指导,推广“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将禾花鱼养殖的经济效益前移,延长可盈利可销售期限,不断提高养殖户的积极性。龙水镇还积极引导党员建立禾花鱼养殖技术研发组、产业管理组、销售服务组,在严把禾花鱼质量、拓宽禾花鱼销路上下功夫,共推广乌鲤禾花鱼提纯复壮、“稻坑(沟)养鱼”、“稻-灯-鱼-菇”等养殖技术13项。目前,龙水万穗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已被列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