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们陆续推送了
年过六旬的花甲、古稀普查天团
↓↓↓
60、70后普查天团,申请出战!参加过多次人口普查的耄耋老人
↓↓↓
这届80、90后,太优秀!他们的普查故事,感动众人
于是,大家纷纷留言
要求我们说说人普主力军中的年轻人
由90和00后组成的后浪
今天闪亮登场
接棒我们的普查天团
一起聆听他们的普查故事吧~
90后
左思洋
两员外语好
普查没烦恼
浙江杭州江干区采荷街道人普办普查指导员左思洋,90后的阳光男孩,曾经留学荷兰的他不止外语交流通畅,在荷兰留学时还参加过类似的调查工作,对于外籍人士较多的杭州人普办真是如虎添翼。
▲戳图片看更多
在社区摸底过程中有一户来自葡萄牙的外籍人员,普查员上门便犯了难。左思洋得知情况后跟随普查员再次上门,一口流利的英文向外国友人详细解说人口普查目的和意义,并着重强调了数据安全问题,两位外国友人听完,纷纷点头表示接受登记。
▲工作中的左思洋(中)
普查中的指标虽然有英文注解,但要完全理解到位却还需要做好解释工作。左思洋说:“人口普查行职业代码分类非常仔细,为了能够正确填写,我对着表里的21项逐一跟普查对象解释……”在左思洋耐心、细心又专业的全英文解释交流下,顺利完成了两位外籍人员的摸底登记工作。
(来源:浙江统计)
90后
倪天亮
最擅长解决“钉子户”
广西桂林全州县全州镇柘桥村委的34名人口普查员都有一个习惯:遇到不会填的表格或是很难沟通的住户,找倪天亮准能解决问题。他有耐心有决心,最擅长解决“钉子户”。
▲工作中的倪天亮(右)
27岁的倪天亮是退伍军人,现在在柘桥村委工作,现在作为普查指导员全面参加柘桥村委的人口普查工作。他通过自己的实践,摸索出一套清查入户的经验和做法,当一些人口普查员碰上很难入户的情况时,只要一个电话,就能得到他的帮助。
▲工作中的倪天亮(右)
忙于入户的同时,倪天亮和同事们编写了一份“告知书”,专门留给找不到人的住户,上面有他的电话,住户看到后可以联系他。“每次接到住户主动打来的电话,我都会觉得很感动,很感谢他们对人口普查工作的理解。”倪天亮说,入户时,有的住户非常热情,还会特意搬凳子、请他们喝茶吃水果,这时候他就会觉得这份工作特别有意义。
(来源:广西统计)
00后
韦水娟
新兵要比老兵棒!
▲戳图片看更多
韦水娟是广西贺州八步区江南街道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办公室的一名“00”后普查员,也是一名大四学生。7月份来到江南街道办实习,“第一次做人口普查工作,心情比较激动、兴奋,有种为人民做贡献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韦水娟说。
来自青春的激情与干劲,给韦水娟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但刚开始接触普查工作的她,还是遇到了各种问题——“脸生”住户不信任、信息难掌握、住户联系不到……韦水娟说,遇到类似的情况自己只得蹲在门口登记,趴在墙上记录。
“住户上午没人,中午去;白天没人,晚上去;敲不开门,在门口放一张卡片;住户不理解普查工作,就耐心解说。”韦水娟总结到。经过十多天的打磨,韦水娟越发上手,在工作上更是如鱼得水。
最终,凭着一股干劲和韧劲,韦水娟只用了10天就提前完成了她所负责的厦良村、普查片区和厦良社区普查小区多户、多人的人口普查工作。
(来源:广西统计)
00后
陈龙杰
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陈龙杰是浙江鄞州万里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大三的学生,因为报名参加年度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实习活动,被分配到百丈街道,在人普办业务组工作。“大国点名,没你不行”的口号喊得人热血沸腾,他负责对街道名普查员进行培训,需要随时随地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对此,他感受最深的是“这不是个轻松的活儿。”
▲戳图片看更多
在陈龙杰的办公桌上,垒着一摞资料。遇到有普查员询问,他也得时不时去翻一翻。在其中一叠资料中,“做微商属于有工作吗”、“网络直播带货、雇佣他人的淘宝店主,是否属于自由职业、灵活就业”……这种紧贴时代脉搏的问题都被罗列其中。
陈龙杰说:“最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够得到普查对象的支持,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信息。而且,能够见证历史,多少也让我觉得激动和骄傲。”
(来源:浙江统计)
心不畏难,彰显担当
无论是老当益壮的“80”、“90”后
还是刚走上普查岗位的90、00后
都是我们的榜样和骄傲
大国点名,没你不行
七人普一起携手同行~
(来源:国家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