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红军刚进入广西的时候,是非常能战斗的。灌阳县红旗乡排埠江村农民唐玉甫见过红军打仗。他说:“红军确实勇敢,一点不怕死。有五个红军在钟山上打了一天,最后只剩下一个人,还在打。”但后来战斗力便渐渐地减弱了,这是有原因的。
聂荣臻元帅的红一军团进入越城岭的全州桐油村鹞子江关口
黄克诚将军打了一辈子仗,只有在广西看到了“我一个整排集体被敌人缴械的场面。”然而,这样的事在广西全州、灌阳一带是不少见的。为什么红军在广西会出现被敌人集体缴械这样的事呢?笔者认为,主要有这样几个原因:
一是极度疲劳。由于桂军与民团的骚扰,红军进入桂北后,红军几乎得不到休息。据曾在红八军团六十七团当营长的谭庆荣同志回忆,他们进入广西到渡湘江前,“没有停过两小时不打仗,做饭都没时间。”(美)哈里森·索尔兹伯里著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解放军出版社年版)也记录了红军过全州时极度疲劳的事:“精疲力尽的红军指战员们跌跌撞撞,边行军边打瞌睡。”年被授予为解放军开国上将的李志民也在自己回忆录里记载他们行军时,遇到前面疲劳的山炮营睡觉挡道的事,他写道:“我又气又急,连拉带拽地把他们一个个叫醒,可是这个刚站起来,那个又躺了下去,实在是拖得太疲劳了,一点办法也没有。”(《李志民回忆录》年8月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极度的睡眠不足,影响了红军的斗志。另外,许多红军一直在行军当中,体力消耗太大,许多人走得双脚肿得很大,仍在坚持前行,但有些人实在坚持不了便落伍了。这样的事,在年11月27日9时彭德怀、杨尚昆给朱德“万万火急”的电文里也提到了:“昨晚落伍的很多”。敌军的报道也提到了在广西红军战斗力减弱,甚至完全丧失了战斗力的事。年2月6日《四集团军总部行营通报(节录)》(原载《共匪西窜记》第页):“查西窜之匪……自在灌北迭被我军痛击惨败,狠(狼)狈逃窜后,已(已)成惊弓之鸟,闻枪即逃,甚至我军一排俘匪获械恒以百计,匪之战斗力实已全失。”年11月29日的长沙版《大公报》以《彭委员国钧谈赤匪在道县灌阳一帝疲敝(惫)不堪不难消灭》为标题进行了报道。年12月9日湖南省主席何键在长沙中山堂向湖南人报告追杀红军经过也提到:红军“无论老兵新兵,现在多已拖得疲癃残疾,而脚多走肿。故人数虽多,并无作战力量。”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感到遗憾的事:“乃竟未能依照计划乘此聚歼,真是多么一件抱愧的事。”红五军团第十三师师长陈伯钧在《从第五次反“围剿”到遵义会议》一文里说:“这时广西的敌人侧击、袭击我们,还搞了一些特务,在我们刚到宿营地的时候烧房子,使得我们没有房子住,同时把我们和老百姓的关系搞坏。这样一搞几个月,弄得很疲惫。夜间行军行得久了,消耗很大。特别是快到天亮的时候,最容易打瞌睡、掉队,发生问题。以后形成了一个规律,就是晚上行军,天亮后宿营,中午敌人追上就打几个钟头,等到黄昏就走。第二天又是这样。这样一搞,捎耗很大,部队有很大的削弱。新兵、民伕不习惯这样的生活,很容易掉队。所以有很多人不是打死的,而是拖死的,累死的。……在数量上,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差不多去掉了一半以上,而且战略目的没有达到。所以陈毅同志说:走死、饿死和战死的味道完全不一样,与其走死、拖死,不如战死。如果真正以这样大的牺牲来进行战斗,那要打多少漂亮的仗,要消灭多少敌人!”
湘江战役红军阻击战战线最宽的战场:全州绍水镇白沙河阻击战
二是饥饿。据时任桂军(中国国民革命军第四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十五军军长白崇禧回忆:“因民众与民团之合作,厉行空室清野政策,共军所经过约60公里之正面,找不到颗粒粮食。共军因无法补给,陷于饥饿,计饿毙者不下万余人。”(《白崇禧回忆录》:)第89–90页,解放军出版社出版,年5月第1版)白崇禧的回忆虽然有夸大的成分,但红军遭受饥饿也确实是较严重的。在敌军的骚扰下,红军连做饭的时间也没有,有些人被饿昏、甚至饿死。如凤凰镇望高村委华村,就有个红军因为饥饿,饿死在他所倚靠在树上。红五军团第十三师师长陈伯钧对此也有所回忆:“我们军团走在后面,就更伤脑筋,前面走的还可以弄到些东西吃,我们走在后面的就没有了。有的同志疲劳到这样的程度:在山路上他靠着休息一下,一坐下来就再也起不来了。又饿、又累,又疲劳,在这样的情况下,军队的战斗力大大削弱了。”
三是寒冷。红军入境时,天气较冷。红军无鞋可穿,许多红军战士的脚指头都被冻烂了。如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新必村的钟贵权,长征时随红三十四师到全州时,由于天气寒冷,一双脚的指头都被冻掉了,以至病死时,双脚没有脚指头。
红军血染湘江的董家堰
四是心里压力大。桂军与民团的冷枪与屠杀,让红军的心里遭到极大的压力。全州县凤凰镇七里村委白竹山自然村有位失散的老红军名叫唐桂松,由于亲眼见到坏人杀了红军,以至解放后他都不敢承认自己是红军。
红三十四师钟贵权所在的部队,在安和镇文塘村遭到桂军伏击,几乎被敌人打光,后来改名为唐时全定居于全州县蕉江瑶族乡太白地村。听唐时全的女儿唐光玉说,这一仗他们队伍仅有11人突围,他们11人躲在蒋伯文家隹安和村鏊鱼洲(今安和镇政府傍)山下的小岩洞里。由于饥寒交迫,他们在里面躲了7天,几乎饿昏。这时,新屋场有个老人带着镰刀无意中来到这里,发现了他们。当时,这11名红军都吓得抱成一团,哭成一堆。一个老人竟能吓住11个红军抱团大哭!想起来觉得不可思议,但想想当时的环境,也不难理解!
湘江战役的核心战场:觉山铺阻击战
蒋廷松原创
清咸丰年间,九岁小孩唐孝祯救了整个彰甲村的百姓!
“十万红军”的声势与桂系军阀的“让路”的缘由探秘
这个全州的从二品官,九十三军军长陈牧农曾向他祭拜
走访徐霞客走过的地方,我想在这里徐霞客很可能是弄错了!